26.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意即當組織成長遲緩,內部不良問題叢生,愈無法因應經營環(huán)境的變量時,企業(yè)必須做出組織變革策略,將內部層級、工作流程以及企業(yè)文化,進行必要的調整與改善管理,以達企業(yè)順利轉型。
有四項標準可以檢驗企業(yè)是否已出現不利的癥候群:
一、企業(yè)成員認同感下降,不認同企業(yè)價值與遠景,私心大于公益。
二、組織不同部門的沖突加遽,沖突造成部門本位主義取代團隊合作。
三、組織決策權力集中在少數高階層,大多數成員不僅無力改變現況,更得過且過。
四、組織既得利益階層排斥學習新技術與知識,甚至不支持自發(fā)性的員工學習。
企業(yè)如果有上述四種負面現象,就必須進行組織變革管理,否則容易被市場淘汰。變革管理的三項基本方法為:
一、解凍:承認現況不好,釋放原先被掩蓋的組織不利訊息。二、改變:利用溝通與引進學習型組織,使組織成員逐漸接受改變是正向價值的觀念。三、謀定而后動:先確定變革策略,擬訂明確的目標、環(huán)境評估、行動方案與各種配套措施。
27.工作生活品質Quality of Working Life
所謂工作生活品質(Quality of Working Life)的起緣,在于人力資源管理及組織發(fā)展學者發(fā)現,組織的目的不應該只是追求績效的提升,也應該重視人員的滿意,甚至是增進組織全體人員的繁榮幸福,因此,有工作生活品質概念的提出。
推行工作生活品質,對員工做「全人關懷」,幫助其成長,可以增加員工的快樂感受及向心力。工作生活品質的主要范疇包括:
一、身心靈發(fā)展:給與員工一個安心工作,健康的環(huán)境,可以學習,很少污染,可以分享,可以終老,愿意待一輩子的工作環(huán)境,這是一種感覺的部份。
二、工作環(huán)境(安全與衛(wèi)生):安全、舒適、經濟、有益的環(huán)境可以改善工作績效,提高人們工作意愿。例如,高品質的照明系統(tǒng)等,這是實體的部份。
三、生涯發(fā)展(教育與訓練):這一項是高科技產業(yè)員工及現代人普遍重視的,公司必須在生涯規(guī)劃、教育訓練與升遷報酬等構面上做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員工才會滿意。
四、決策參與(適才所適):公司是否讓員工參與決策,有良好的溝通,可以滿足員工內在的成就動機。
五、工作保障與福利:工作權的保障及各種福利措施的設計,滿足不同員工不同階段的需求。
六、信息分享(公開管理):對于有些人而言,工作不只是工作,如果不能夠分享信息,感覺會像個生產的機器。反之,經由信息分享可以提升一體感與滿意感。
研究發(fā)現:整體工作生活品質滿意度對工作績效有顯著正面的影響,簡單說,有滿意的員工才有滿意的顧客。讓員工有滿意的工作生活品質,可以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替企業(yè)創(chuàng)造績效,企業(yè)必須重視工作生活品質才有競爭優(yōu)勢,才可達成永續(xù)經營的目標。
28.情境領導Situational Leadership
管理學者肯?布蘭佳(Ken Blanchard)博士說:「沒有最好的領導型態(tài),只有最適當的領導型態(tài)」。情境領導(Situational Leadership)被譽為本世紀重大領導理論之一。有別于傳統(tǒng)領導的特質理論,不僅只重視領導者行為能力的修練,情境領導特別強調領導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情境領導的三大技巧是:診斷、彈性與約定領導型態(tài)。診斷是評估部屬在發(fā)展階段的需求;彈性是能輕松自在的使用不同的領導型態(tài);約定領導型態(tài)是與部屬建立伙伴關系,與部屬協(xié)議他所需要的領導型態(tài)。
情境領導能改善主管與部屬間的溝通,增加默契的培養(yǎng),并使主管能夠了解部屬的發(fā)展需求,給與必要的協(xié)助。就個人角度而言,影響人員績效的因素有能力問題與意愿問題,一種是不會做,一種是不愿做,也有交錯變化的不同發(fā)展狀況。情境領導提出了主管除了要正確診斷掌握部屬的發(fā)展階段外,也要學習采用正確的領導行為,包括處理能力問題的命令行為,及處理意愿問題的支持行為,這是主管最重要的兩項領導行為,運用得宜謂之彈性。
一位好的情境領導者必須扮演良師及教練的角色,隨著部屬的成長與發(fā)展調整不同的領導行為。部屬接任新任務或新目標的初期多一點結構式的指導、清楚明確的指示,當部屬意愿低落或意愿變化時,給與多一些的關懷與支持,部屬能力漸長能獨立自主時,主管可以減少命令行為和支持行為,充分授權給部屬,適當的領導行為可以有高績效的任務達成,同時也有滿意的員工。
相關推薦:2010年5月人力資源師三級真題點評(文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