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1301合約自7月16日的5930元/噸的高點下行破位開始,到7月27日創(chuàng)出5346元/噸的低點,不到10個交易日卻累計下跌584元。此間外盤原糖沖高回落,從22.36美分上漲到最高23.84美分,再回落到22.36美分,不漲不跌。相比之下,內弱外強格局一目了然。如果將時間推移到6月中下旬至今,1301合約之弱,與原糖從20美分上漲到23.84美分的行情形成鮮明對比。
每年6月中下旬到8月是糖市的傳統(tǒng)銷售旺季,然而,2012年6月糖市卻錄得2007年以來最差的銷售記錄。銷量中還有上半年的50萬噸收儲糖,如果扣除這部分,則銷量水平將是2003年以來最差記錄。相同情況不只是2012年6月,其實整個上半年所有月份都是2007年以來最差的銷售記錄。與此同時,2012年夏季銷售旺季已然過去2/3,目前看來,糖市銷售仍然毫無起色,延續(xù)了2011年年底到2012年年初時糖市旺季不旺的狀況。
與上半年1至5月一樣,6月份進口量38萬噸,同比2011年增長約2.8倍,創(chuàng)下2001年以來6月份單月進口新高記錄。本榨季進口量已達269.49萬噸,高出上個榨季62.5萬噸約30%?梢哉f進口糖還在持續(xù)沖擊國內糖市。不過,6月中下旬開始原糖期價反彈,最高反彈幅度約19%,與此同時國內糖價卻接連走弱,甚至破位,這意味著7~8月份進口糖對國內糖市的沖擊將會減弱。
內外盤行情對比、進口與銷量數據都利空糖市。不過,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糖市旺季不旺。其實部分生產商、貿易商在上半年行情不好時相對挺價,正是寄希望于夏季銷售。二季度銷售淡季時挺價惜售,三季度銷售旺季時高價銷售,配合期貨增值與保值的銷售策略,近兩三年在部分生產商、貿易商中被較多采用。出乎預料的是2012年食糖終端行業(yè),亦即食品加工業(yè)與飲料制造業(yè)的處境比較糟糕。根據廣發(fā)期貨的調查,很多標桿性的食品加工企業(yè)面臨著10年來沒有過的慘淡狀況,不少企業(yè)增長停滯、負增長,乃至部分停產、減產。
這種情況其實并非食糖終端行業(yè)所獨有。據了解,很多其他行業(yè),諸如紡織服裝行業(yè)、化工行業(yè)、金屬加工行業(yè)等也都面臨著同樣處境。正好與國內商品市場的弱勢行情相對應,只是糖市受走私與進口、替代品等方面的沖擊而顯得更加弱勢。正因為這樣的宏觀經濟背景,加上增產與預期新榨季持續(xù)增產,糖市已經從“供應市”轉向“需求市”,需求疲弱決定了糖市的弱勢行情。這意味著操作上還要繼續(xù)以高位做空為主線。
從1301合約的走勢判斷,5350元/噸是一個支撐位,行情仍有可能在此處緩跌并短期企穩(wěn),如果商品市場配合,甚至可能小幅反彈,只是高點不會超過5630元/噸,甚都不及5550元/噸。其實最主要支撐還是在5180元/噸與4950元/噸上下,這兩個支撐位上下50元的區(qū)間中還有其他支撐,但重要性就差一些。從目前走勢看來,1301合約即便在5350元/噸緩跌、企穩(wěn),甚至反彈,其后還有可能下探到5180元/噸,甚至更低的價位。如此預期下,做多只好背靠上述支撐位、減倉反彈時短線為之,鑒于糖市的弱勢行情,持多會比較辛苦,也不能指望有太多收益,設好止損,快進快出。
風險一方面在于二批收儲計劃。在有關方面正式公布二批收儲計劃前,所有關于二批收儲計劃的傳言都很可能被市場認為是多頭無力支持。但有關機構在一批收儲時就已經對二批收儲計劃有明確表態(tài),因此需要注意。收儲對目前的糖市而言恐怕只能擾動短期走勢,無法扭轉整體弱勢局面。另一方面在于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變動導致需求部分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