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0分,共22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xiàn)小數(shù)的,均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住。)
36
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2× 13年有關資料如下:
(1)2 × 13年1月1日,甲公司考慮到乙公司近期可能難以按時償還前欠貨款2340萬元(已計提壞賬準備280萬元),經協(xié)商,甲公司同意免去乙公司400萬元債務,剩余款項應在2×13年5月31日前支付;同時約定,乙公司如果截至5月31 日經營狀況好轉,現(xiàn)金流量比較充裕,應再償還甲公司100萬元。當日,乙公司估計截至5月31 日經營狀況好轉的可能性為60%。
(2)2×13年10月12日,經與丙公司協(xié)商,甲公司以一項土地使用權和對丁公司股權投資(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換入丙公司持有的對戊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土地使用權的原價為1200萬元,已攤銷20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100萬元,公允價值為1O00萬元,應交綱營業(yè)稅50萬元1對丁公司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均為400萬元。其中,成本為35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d萬元。甲公司換入的對戊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丙公司對戊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1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丙公司另以銀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補價200萬元。
假定有關交易均具有商業(yè)實質,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甲公司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和重組損益;并編制甲公司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2)分析判斷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間的資產交換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并說明理由。
(3)計算甲公司換出土地使用權應確認的損益,并編制甲公司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參考解析:
(1)甲公司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2340-400=1940(萬元);
甲公司應確認重組損失=(2340-280)-1940=120(萬元)。
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債務重組 1940
壞賬準備 280
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120
貸:應收賬款 2340
(2)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間的資產交換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理由: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均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且補價所占比例小于25%[或:200/(1000+400)=14.29%]。
(3)①甲公司換出土地使用權應確認的損益=1000-(1200-200-100)-50=50(萬元)。
、诩坠痉秦泿判再Y產交換的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1200
累計攤銷 2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100
銀行存款 200
貸:無形資產 12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50
營業(yè)外收入 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350
——公允價值變動 50
借:其他綜合收益 50
貸:投資收益 50
37
藍天公司為一家以生產家電產品為主的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藍天公司在編制2×14年財務報告過程中,對企業(yè)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有關情況如下:
藍天公司擁有A生產線和B生產線,分別生產甲產品和乙產品,兩種產品可以單獨對外銷售,兩條生產線組成了兩個資產組。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產品銷量大幅度減少,出現(xiàn)了減值跡象,在2×14年12月31日對這兩個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有關資料如下:
(1)A生產線2×14年12月31日原值為72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10年,預計凈殘值為120萬元,已使用2年,已計提折舊12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賬面價值為600萬元。經對A生產線剩余8年未來現(xiàn)金流量進行預計并采用適當?shù)恼郜F(xiàn)率折現(xiàn)后,其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774萬元;但藍天公司無法合理預計A生產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2)B生產線2×14年12月31 日原值為24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8年,已使用4年,預計剩余使用年限為4年,已計提折舊12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賬面價值為1200萬元。經對B生產線剩余4年未來現(xiàn)金流量進行預計并采用適當?shù)恼郜F(xiàn)率折現(xiàn)后,其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1320萬元;藍天公司預計B生產線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260萬元。
(3)藍天公司的總部一棟辦公樓,原值為1500萬元,已計提折舊9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賬面價值為600萬元,預計剩余使用年限20年。該辦公樓用于公司生產銷售A、B兩條生產線的行政管理。
假設總部一棟辦公樓能夠按照各資產組加權計算后的賬面價值的相對比例進行合理分攤,且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上述資料,填列“2×14年12月31日資產組減值測試表”。
(2)根據“2×14年12月31日資產組減值測試表”,分別計算A生產線、B生產線和總部辦公樓應計提減值的金額,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參考解析:
(1)
(2)①A生產線應計提減值=126×(600/900)=84(萬元)
A資產組計提減值應當由總部辦公樓承擔部分=126×(300/900)=42(萬元)
、贐生產線應計提減值=180×(1200/1500)=144(萬元)
B資產組計提減值應當由總部辦公樓承擔部分=180 ×(300/1500)=36(萬元)
③辦公樓應計提減值=42+36=78(萬元)
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306(126+18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A生產線 84
——B生產線 144
——辦公樓 78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