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計算題 |
第 6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8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9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10 頁:計算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C
[解析]:企業(yè)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其中,直接支出是企業(yè)重組必須承擔的直接支出,并且是與主體繼續(xù)進行的活動無關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tǒng)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
[該題針對“重組義務的會計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2
[答案]:D
[解析]:本題屬于待執(zhí)行合同轉為虧損合同,且沒有合同標的物,應確認的損失為120×5-120×2=360(萬元)。
[該題針對“虧損合同的會計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3
[答案]:D
[解析]:該事項屬于虧損合同,且存在標的資產,A公司應根據損失400萬元與違約金500萬元二者較低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00萬元。
[該題針對“虧損合同的會計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4
[答案]:A
[解析]:如果甲公司履行合同,那么虧損的金額是(100-80)×10=200(元);如果甲公司選擇違約,違約金是300元,因此甲公司會選擇履行合同,故確認預計負債200元。
[該題針對“虧損合同的會計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5
[答案]:D
[解析]:選項D,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需要支付任何補償即可撤銷,企業(yè)通常就不存在現時義務,不應確認預計負債。
[提示]有標的物虧損合同舉例:
執(zhí)行合同損失=合同成本1200 -合同售價1000 =200
(1)若不執(zhí)行合同市場售價1100,違約金30:
不執(zhí)行合同損失=違約金30+減值(1200-1100)=130
選擇不執(zhí)行合同,減值100,預計負債30
(2)若不執(zhí)行合同市場售價1200,違約金130
不執(zhí)行合同損失=違約金130
因為標的物未發(fā)生減值,因此不計提減值,而應該全部作為預計負債核算
[該題針對“虧損合同的會計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6
[答案]:C
[解析]:如果法院還沒有判決,但估計很可能敗訴,且賠款的金額可以合理確定,則要確認預計負債,如果賠款的金額不能合理確定,則不應該確認為預計負債。如果法院已經判決了,但企業(yè)不服,已上訴,二審尚未判決,應該根據律師的估計賠款金額確認預計負債,如果沒有給出律師的意見,也沒有提供進一步的證據,則應按照法院一審判決的應承擔損失金額確認預計負債。
[該題針對“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7
[答案]:A
[解析]:2010年期末“預計負債—保修費用”的余額=20+2 000×(1%+3%)/2-15=45(萬元)。
[該題針對“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8
[答案]:C
[解析]:企業(yè)清償預計負債所需要支出全部或部分預期由第三方補償的,補償金額只有在基本確定能夠收到時才能作為資產單獨確認。此題是很可能,所以企業(yè)不能確認該項資產。所以選項C正確。
[該題針對“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9
[答案]:C
[解析]:期末“預計負債——保修費用”的余額=(20-8)+200×2.5%+160×4%=23.4 (萬元)。
[該題針對“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