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仲裁的各項表述中,正確的有( )。
A.仲裁實行強制性原則
B.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
C.仲裁機構應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
D.當事人的仲裁員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答案】BC
【解析】仲裁實行自愿原則,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xié)議;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仲裁機構及仲裁員。
2、關于經濟法的主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經濟法主體包括所有的組織或個人
B.宏觀調控法主體又可以分為調控主體和受控主體,市場規(guī)制法主體可分為規(guī)制主體和受制主體
C.政府也可以宏觀調控主體或市場規(guī)制主體的身份,成為經濟法上的主體
D.只要依據(jù)經濟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就是經濟法的主體
【答案】BCD
【解析】經濟法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者。
3、接受調控和規(guī)制的主體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一切基本權利,同時還要承擔經濟法所規(guī)定的相關義務。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接受調控和規(guī)制的主體主要是市場主體,因而其權利可以統(tǒng)稱為“市場對策權”
B.在經濟法的不同部門法領域,市場主體的具體權利不盡相同
C.作為納稅人的市場主體所享有的針對國家稅收調控行為的“市場對策權”,它存在于平等的主體之間
D.市場對策權可以是平等的市場主體之間的對策權,也可以是市場主體對調制行為的對策權
【答案】ABD
【解析】作為納稅人的市場主體所享有的針對國家稅收調控行為的“市場對策權”,它存在于非平等的主體之間。
4、下列關于意思表示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期望發(fā)生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達于外部的行為
B.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也是法律行為與非表意行為相區(qū)別的重要標志
C.行為人僅有內心意思但不表達于外部,則不構成意思表示,法律行為也不能成立
D.行為人表達于外部的意思如果不是其內心的真實意思,法律行為原則上也不能成立
【答案】ABCD
5、按照法律規(guī)定,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所附條件的要求有( )。
A.應該是事件,不能是行為
B.是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事實
C.不可以是法定的事實
D.應該是合法的事實
【答案】BCD
【解析】法律行為中所附的條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為。
6、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有( )。
A.12周歲的李某訂立的遺囑
B.賈某以在馬某的家里放炸藥為要挾,迫使馬某放棄對賈某的債權
C.甲國有獨資公司與乙外企訂立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甲公司董事會收受賄賂而將價值5000萬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價2000萬轉讓出去
D.買賣**的合同
【答案】ABCD
【解析】選項A中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選項B是受脅迫而為的單方民事行為。選項C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選項D是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7、關于無效民事行為與可撤銷民事行為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無效民事行為與可撤銷民事行為都可以由法院主動干預,進行審查
B.無效民事行為與可撤銷民事行為都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C.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繼續(xù)有效
D.可撤銷民事行為被依法撤銷后,其法律后果與無效民事行為相同
【答案】CD
【解析】(1)可撤銷民事行為,應由撤銷權人主動向法院申請,法院不主動干預;對于無效民事行為的確認,法院可以主動干預。因此選項A表述錯誤。(2)無效民事行為自行為開始時就無效,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在未撤銷前是有效的,只有在被撤銷后,其效力才視同無效民事行為,自行為開始時就無效;因此選項B表述錯誤。(3)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8、甲超越代理權以乙的名義與丙訂立了一份買賣合同,下列情形中,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可以認定代理行為有效的有( )。
A.乙知道甲超越代理權的事實而未作任何表示
B.丙有理由相信甲有代理權
C.丙開始履行合同
D.丙催告乙,乙明確拒絕
【答案】AB
【解析】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無權代理人所為代理行為的法律效果歸屬于被代理人,視為有權代理。善意相對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權,被代理人應當承擔代理的法律后果。
9、關于無權代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經被代理人追認后,視為有權代理
B.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有權代理
C.善意相對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的,被代理人應當承擔代理的法律后果
D.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視為無權代理
【答案】ABC
【解析】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經被代理人追認,視同有權代理;“表見代理”應由被代理人承擔代理的法律后果。選項D為代理權的濫用。
10、下列選項中,屬于訴訟參加人的有( )。
A.訴訟中的第三人
B.當事人
C.法人代表
D.訴訟代理人
【答案】ABD
【解析】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
三、判斷題
1、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一般以核準登記的生產經營和業(yè)務范圍為準。( )
【答案】對
2、公民個人只能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不能成為經濟法主體。( )
【答案】錯
【解析】經濟法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者。 包括個人在內。
3、宏觀調控權可以分為宏觀調控立法權和宏觀調控執(zhí)法權,而市場規(guī)制權僅包括市場規(guī)制執(zhí)法權。( )
【答案】錯
【解析】市場規(guī)制權也可以分為市場規(guī)制立法權和市場規(guī)制執(zhí)法權。
4、市場對策權是接受調控和規(guī)制的市場主體從事市場經濟活動的一種強制性權利。( )
【答案】錯
【解析】市場對策權是接受調控和規(guī)制的市場主體從事市場經濟活動的一種“自由權”。
5、甲對乙享有一貨款債權,但訴訟時效已屆滿。乙向甲支付了貨款,其后以不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請求甲返還。法律應支持乙的請求。( )
【答案】錯
【解析】根據(jù)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當事人自愿履行義務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義務人履行了義務后,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的,法律不予支持。
6、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所附條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為。( )
【答案】對
7、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
【答案】對
8、可撤銷行為在被撤銷前,其效力已經發(fā)生,未經撤銷,其效力不消滅。( )
【答案】對
9、非獨立進行意思表示的行為,不屬于代理行為,例如傳遞信息、居間行為等。( )
【答案】對
10、當事人對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不服,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答案】錯
【解析】當事人對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不服,不得再次要求仲裁,也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