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 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是()。
A.經濟法是一個新興的法律部門
B.經濟法是市場經濟進入壟斷階段以后產生的
C.經濟法為中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D.與經濟有關的法都是經濟法
2. 下列各項中,屬于宏觀調控法的是()。
A.反壟斷法
B.反不正當競爭法
C.金融法
D.消費者保護法
3. 下列法的形式中,屬于國家根本大法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4. 下列各項中,屬于行政法規(guī)制定主體的是()。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
C.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D.國務院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
5. 下列各項,關于經濟法主體的表述正確的是()。
A.經濟法主體只能是組織,不能是個人
B.經濟法主體只能是立法機關或執(zhí)法機關,不能是各類企業(yè)或非營利性組織
C.同一主體可以因其參加不同的法律關系,成為多個法律領域的主體
D.外國人不可能成為我國經濟法的主體
6. 關于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經濟法主體資格取得的法律依據具有差異性
B.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具有多源性
C.受控主體和受制主體主要由民商法確定其資格
D.經濟法規(guī)范不可以限定受控主體和受制主體的主體資格或資質條件等
7. 下列經濟法主體的行為中,不屬于宏觀調控行為的是()。
A.金融調控行為
B.財稅調控行為
C.金融市場規(guī)制行為
D.計劃調控行為
8. 從經濟法主體行為效果角度出發(fā),可以將經濟法主體的行為分為()。
A.單方行為和雙方行為
B.抽象行為和具體行為
C.積極行為和消極行為
D.自為行為和代理行為
9. 下列各項中,關于經濟法主體權利和義務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經濟法主體的職權可以放棄
B.經濟法主體的權利可以放棄
C.職權和權力都要依法行使
D.職責和義務都要依法履行
10.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經濟法主體權利義務的特殊性的是()。
A.權利義務的配置上,存在“不均衡性”
B.法律規(guī)范分布上,存在權力規(guī)范和義務規(guī)范在主體分布上的“傾斜性”
C.權利與義務的對應程度上,經濟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具有“不對等性”
D.權利與義務屬于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
11. 根據追究責任的目的不同,可以將經濟法責任分為()。
A.賠償性責任和懲罰性責任
B.經濟性責任和非經濟性責任
C.財產性責任和非財產性責任
D.調制主體的責任和受調制主體的責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