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頁:答案 |
三、判斷題
1.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裁決書自送達裁決書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2. 2006年4月1日A企業(yè)與B銀行簽訂一份借款合同,借款期限為1年。A企業(yè)在2007年4月1日借款期限屆滿時不能償還借款本息,2007年5月10日銀行B向A企業(yè)提出償還貸款本息的要求,當日遭到A企業(yè)拒絕,則銀行對A企業(yè)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007年5月10日~2009年5月10日.()
3. 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產生方式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由董事會全體董事的過半數(shù)選舉產生。()
4. 甲、乙、丙三位普通合伙人約定合伙企業(yè)的債務平均分攤,該企業(yè)清算時,用企業(yè)全部資產抵償債務后,尚欠A債權人貨款6萬元,A要求甲以個人名下的其他財產償還,甲可以只清償A債權人2萬元。()
5. 甲公司欠乙公司的設備租金一直未償還,乙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甲公司不執(zhí)行判決;法院隨即查封了甲公司的部分財產。此時甲公司被宣告破產,乙公司可以就該查封的財產優(yōu)先受償。()
6. 和解協(xié)議草案經債權人會議表決未獲通過,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和解程序,并宣告?zhèn)鶆杖似飘a。()
7. 甲某2000年1月1日因賄賂被判處刑罰,2003年1月1日執(zhí)行期限屆滿,2006年2月1日,甲某進行上市公司收購活動。甲某的做法符合規(guī)定。()
8. 背書人的簽章和被背書人的名稱屬于票據(jù)背書的絕對記載事項。()
9. 《合同法》規(guī)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對方有法律規(guī)定的中止履行合同情形的,即可行使不安抗辯權,一旦行使不安抗辯權,合同即被解除。()
10. 某地A教育局與B建筑工程公司簽訂建造五層辦公樓的政府采購合同,工程總造價為3000萬元。在合同履行過程中,A教育局需在原設計方案基礎上增加樓層,經與B建筑工程公司協(xié)商加層部分的造價為350萬元。雙方可就此內容簽訂書面的補充合同。()
四、簡答題
1. A有限責任公司由甲、乙、丙三位自然人出資設立。公司成立后,發(fā)生以下事項:
(1)A公司擬作為唯一股東出資8萬元設立B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專門經營A公司的上游產品,擬定的設立方案是:注冊資本分兩期到位,B公司成立時到位4萬元,3個月后繳清其余的4萬元。B公司不設股東會,應由股東會作出的重大決議由A公司通過電話下達。由于B公司只有A公司一個股東,故公司年度會計報告無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2)A公司經營2年后,乙股東決定對外轉讓持有A公司的股份,于3月6日向甲、丙兩位股東發(fā)出書面通知;兩位股東均在10日內回復,拒絕乙的要求;乙便要求甲、丙收購乙準備轉讓的股份,甲、丙也不同意購買。4月10日,乙將所持有的股份轉讓給丁。
(3)公司通過6年經營,每年均有盈利,而且公司具備利潤分配的條件但從未分配過利潤。甲要求A公司收購本人持有的公司股份,但在收購價格上無法達成一致。
(4)A公司2009年1月準備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31日經審計凈資產額為2500萬元,變更后折合的實收股本為2000萬元,控股股東為丁。
(5)丁還控制另外一家股份有限公司C公司,C公司某日準備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在收購程序中,丙為C公司提供借款以促成收購行為盡快達成。
要求:根據(jù)以上資料及有關規(guī)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B公司的設立方案哪些方面不符合規(guī)定?分別說明理由。
(2)乙將所持有的股份轉讓給丁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3)甲股東要求公司收購自己持有的公司股份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4)A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折合的實收股本是否符合規(guī)定?說明理由。
(5)A公司參與收購是否與C公司構成一致行動人?C公司與丙是否構成一致行動人?分別說明理由。
2. 2008年3月,美國乙公司擬收購境內甲公司60%的股權,甲公司變更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下稱“丙公司”)。雙方擬訂的收購方案的有關要點如下:
(1)改組前的甲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甲企業(yè)擬將60%的股權轉讓給乙公司,轉讓價款為450萬美元;乙公司在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頒發(fā)后半年內向甲企業(yè)支付250萬美元,余款在2年內付清。
(2)丙公司成立后注冊資本增加至1200萬美元,投資總額擬為3300萬美元。
(3)丙公司的經營期限為20年。經營期滿后,丙公司的全部固定資產無償歸甲企業(yè)所有。在乙公司投資回收完畢之前,丙公司的收益按甲企業(yè)20%、乙公司80%的比例進行分配。乙公司投資回收完畢后,甲企業(yè)與乙公司按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4)為滿足境內投資額的需求,丙公司與境內工商銀行簽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借款數(shù)額為人民幣20000萬元人民幣;借款期限為5年;借款年利息為3%;借款用途為丙公司現(xiàn)有機器設備的技術改造。工商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在向丙公司劃撥款項時,將2年的利息共計1200萬元預先扣除。在借款期間,工商銀行發(fā)現(xiàn)丙公司將借款資金用于購買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工商銀行即要求丙公司提前償還借款,丙公司以借款尚未到期為由拒絕償還借款。隨后,工商銀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并要求甲公司提前償還借款。
要求:根據(jù)上述內容,分別回答以下問題:
(1)乙公司向甲企業(yè)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期限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
(2)丙公司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的安排是否符合規(guī)定?
(3)丙公司的收益分配方式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
(4)工商銀行將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是否合法?丙公司第一年應支付的利息數(shù)額是多少?分別說明理由。
(5)丙銀行可否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并說明理由。
3. A公司因長期拖欠到期債務無力償還,被債權人申請破產。
A公司目前的基本情況如下:A公司登記注冊地與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均為甲市,生產基地則在乙市;A公司的債權人之一B建材公司因經濟糾紛于兩個月以前起訴A公司;A公司欠建設銀行貸款1000萬元,其中的800萬元貸款是用A公司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抵押;A公司曾為C公司向工商銀行一筆500萬元的貸款作連帶責任保證人,現(xiàn)C公司借款已到期,C公司對該筆貸款并未償還,且C公司也被申請破產了,目前正處于債權申報期限內。
A公司在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后,向人民法院申請和解,并提出和解協(xié)議。該和解協(xié)議在債權人會議討論時,出席會議的有表決權的債權人有2/3表示同意,并且表示同意的債權人所代表的債權額占無財產擔保債權總額的2/3以上。但是,人民法院經審理,裁定對該和解協(xié)議不予認可,宣告A公司破產。
問題:根據(jù)以上情況并結合《企業(yè)破產法》的規(guī)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公司破產的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說明理由。
(2)A公司與B建材公司之間未審結的經濟糾紛應該如何處理?說明理由。
(3)工商銀行能否參加破產程序申報債權?說明理由。
(4)A公司是否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后申請和解?說明理由。債權人會議是否通過了和解協(xié)議?說明理由。人民法院是否可以裁定對該和解協(xié)議不予認可?說明理由。
(5)建設銀行的1000萬元貸款應該如何處理?說明理由。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