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1、以支付現(xiàn)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以發(fā)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fā)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3、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4、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即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滿足“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未滿足上述條件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不確認損益。
5、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即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其公允價值入賬,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受讓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的,應當先將該差額沖減減值準備,減值準備不足以沖減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無需區(qū)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僅需從長期股權投資形成或取得的角度,按照上述標準予以確定即可。
二、后續(xù)計量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xù)計量,是從區(qū)分長期股權投資類別的角度,根據(jù)不同類別長期股權投資的特點,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后續(xù)計量的。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按投資成本計價的方法。《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guī)定,下列兩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投資企業(yè)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一類長期股權投資);二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特別地,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還需調整為權益法反映。
已經確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yè)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xiàn)金股利超過上述數(shù)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當然,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對于原由《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guī)范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同樣適當用本轉換原則,即以金融工具準則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二)權益法
權益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以后根據(jù)投資企業(yè)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guī)定,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前文分類中的第二、三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確定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與企業(yè)合并中的規(guī)定相同)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控股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后續(xù)計量按照成本法核算,不適用上述原則。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y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yè)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xiàn)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yè)確認被投資單位發(fā)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yè)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被投資單位以后實現(xiàn)凈利潤的,投資企業(yè)在其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恢復確認收益分享額。
權益法下,投資企業(yè)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yè)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投資企業(y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并據(jù)以確認投資損益。
投資企業(yè)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計入所有者權益。
當然,投資企業(yè)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長期股權投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三、減值及處置
新準則中,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方法有其特殊性。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減值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處理,即應當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確定的現(xiàn)值之間的差額,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且不得轉回;其他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減值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處理,即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 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jù)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長期股權投資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計量結果表明,長期股權投資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其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而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項投資時應當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相應比例轉入當期損益。
總之,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涉及多項具體會計準則,如長期股權投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yè)合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資產減值等,需要相關會計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以便于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