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內容導圖 |
第 2 頁: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
四、存貨
(一)存貨概述【★2011年單選題、多選題】
1.存貨的內容
工業(yè)企業(yè)接受來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后,視同企業(yè)的產成品,在“庫存商品”中核算。
2.存貨成本的確定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存貨的采購成本一般包括購買價款、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其中,購買價款是指企業(yè)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fā)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guī)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相關稅費是指企業(yè)購買存貨發(fā)生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是指采購成本中除上述各項以外的可歸屬于存貨采購的費用,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fā)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注意】委托加工物資所支付的消費稅,可能計入存貨成本,也可能記在應交稅費的借方留待抵扣;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只是會增加存貨的單位成本,不會影響存貨的總成本。
(2)存貨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貨的加工過程中發(fā)生的追加費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3)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其他支出。企業(yè)設計產品發(fā)生的設計費用通常應計人當期損益,但是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fā)生的、可直接確定的設計費用應計入存貨的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yè)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人存貨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進行分攤,對于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主營業(yè)務成本,對于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如果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也可以直接計人當期的銷售費用。
存貨的來源不同,其實際成本的構成內容也不同:
第一,購入的存貨,按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以及其他費用,作為實際成本。
第二,自制的存貨,按制造過程中發(fā)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各項實際支出,作為實際成本。
第三,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和保險費等費用,以及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
【注意】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應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2)企業(yè)在存貨采購入庫后發(fā)生的倉儲費用,應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應計入存貨成本。
(3)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的其他支出,應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4)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是指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因商品性質、自然條件及技術設備等因素,所發(fā)生的自然的或不可避免的損耗。
【例題21.單選題】A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l7%。A企業(yè)購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稅單價為58.5元,發(fā)生運雜費2000元,運輸途中發(fā)生合理損耗10公斤,入庫前發(fā)生挑選整理費用200元。該批甲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元。
A.30000
B.32200
C.35100
D.37300
【答案】 B
【解析】甲材料的入賬價值=600× 58.5÷(1+17%)+20004-200=32200(元)。
【倒題22·多選題】下列各項,應計入企業(yè)外購存貨入賬價值的有( )。
A.存貨的購買價格
B.運輸途中的保險費
C.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
D.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答案】ABCD
【解析】對于企業(yè)來講,購入的存貨,按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以及其他費用作為實際成本。
【例題23·單選題】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期購入一批商品,進貨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7萬元。所購商品到達后,實際驗收數量為80噸,商品共短缺25%,其中合理損失5%,另20%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該商品實際單位成本為每噸( )萬元。
A.1.17
B.1.25
C.1
D.0.7
【答案】C
【解析】商品的實際總成本=100-100×20%=80(萬元),商品的單位成本=80÷80=1(萬元/噸)。
【例題24·多選題】下列各項中,應該在“存貨”中反映的項目是( )。
A.購進的原材料
B.生產中的在產品
C.委托加工物資
D.工程物資
【答案】ABC
【解析】選項ABC均在存貨中反映,工程物資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式。
3.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2012年多選題、2011年單選題】
存貨發(fā)出既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又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如果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企業(yè)可以采用的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包括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如果按照計劃成本進行存貨核算,則要對存貨的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進行單獨核算,最終將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下面先就實際成本核算說明存貨發(fā)出的計價。
(1)個別計價法
(2)先進先出法
在物價上漲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市價,而發(fā)出存貨成本偏低,利潤偏高。反之,利潤偏低。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當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發(fā)出存貨實際成本=發(fā)出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4)移動加權平均法
【例題25·判斷題】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fā)頻繁情況下,其發(fā)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 )
【答案】√
【例題26·單選題】某企業(y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進行日常核算。2010年3月1日結存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20元;3月15日購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25元;3月31日發(fā)出甲材料200公斤(該批材料為3月15日購進的材料)。按個別計價法和先進先出法計算3月份發(fā)出甲材料的實際成本的差頗為( )元。
A.400
B.500
C.1000
D.1400
【答案】C
【解析】先進先出法下本期發(fā)出甲材料的成本=200×20=4000(元);
個別計價法下本期發(fā)出甲材料的成本=200×25=5000(元);
兩種方法下計算結果相比較其差額=5000-4000=1000(元).
【飼題27·單選題】萊企業(yè)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發(fā)出原材料的成本.2010年2月1日,甲材料蛄存2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100元;2月10日購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為110元;2月25日發(fā)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庫存余額為( )元。
A.10000
B.10500
C.10600
D.11000
【答案】C
【解析】先計算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價=(200×100+300× 110)÷(200+300)=106(元/公斤),再計算月來庫存材井的數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庫存余顫=100×106=10600(元).
(一)原材料【★2013年單選題、不定項選擇題】
1.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原材料、在途物資
(2)購入和發(fā)出的賬務處理
2.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材料采購、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
(2)基本賬務處理
【注意】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借方登記:已入庫材料的超支差異(實際大干計劃);發(fā)出材料負擔的節(jié)約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貸方登記:已入庫材料的節(jié)約差異(實際小于計劃),發(fā)出材料負擔的超支差異。
企業(yè)日常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發(fā)出的材料成本應由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在月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結轉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額+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額)/(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一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如果企業(yè)的材料成本差異率各期之間是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分攤本期的材料成本差異。年度終了,應對材料成本差異率進行核實調整。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一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
【例題28·單選題】某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法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萬元,成本差異為超支20萬元。當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10萬元,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為( )萬元。
A.超支5
B.節(jié)約5
C.超支15
D.節(jié)約15
【答案】A
【解析】當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20+(110-120)]÷(80+120)×100%=5%(超支);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100×5%=5(萬元)(超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