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收入與分配管理 |
第 2 頁:收入與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
收入與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考情分析】
考頻:★★
2012年、2010年單選
【本節(jié)目錄】
1.收入管理
2.分配管理
【高頻考點】:收入與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企業(yè)通過銷售產品、提供勞務、轉讓資產使用權等活動取得收入,而這些收入的去向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彌補成本費用,即為取得收入而發(fā)生的資源耗費;二是形成利潤,即收入匹配成本費用后的余額。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簡單表述為:
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可以看出,對企業(yè)收入的分配,首先是對成本費用進行補償,然后,對其余額(即利潤)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再分配。對成本費用的補償隨著企業(yè)再生產的進行自然完成,成本管理的有關內容已在前面章節(jié)作了詳細介紹,不再贅述。本章主要介紹收入管理和利潤分配管理兩方面內容。
(一)收入管理
銷售收入是企業(yè)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是企業(yè)能夠持續(xù)經營的基本條件,銷售收入的制約因素主要是銷量與價格,銷售預測分析與銷售定價管理構成了收入管理的主要內容。
1.銷售預測分析
常見的預測分析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定性分析法,即非數量分析法,如營銷員判斷法、專家判斷法和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一類是定量分析法,也稱數量分析法,一般包括趨勢預測分析法和因果預測分析法兩大類。東奧中級職稱欄目發(fā)布。
2.銷售定價管理
常見的定價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基于成本的定價方法,如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目標利潤法等;一類是基于市場需求的定價方法,如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定價法、邊際分析定價法等。
(二)分配管理
分配管理指的是對利潤分配的管理。利潤是收入彌補成本費用后的余額。若成本費用不包括利息和所得稅,則利潤表現為息稅前利潤;若成本費用包括利息而不包括所得稅,則利潤表現為利潤總額;若成本費用包括了利息和所得稅,則利潤表現為凈利潤。
本章所指利潤分配是指對凈利潤的分配。公司凈利潤的分配應按照下列順序進行,并構成了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yè)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下一年度不足彌補的,可以在五年之內用稅前利潤連續(xù)彌補,連續(xù)五年未彌補的虧損則用稅后利潤彌補。其中,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可以用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也可以用盈余公積轉入。東奧中級職稱欄目發(fā)布。
2.提取法定公積金
根據《公司法》的規(guī)定,法定公積金的提取比例為當年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后)的10%。當年法定公積金的累積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后,根據企業(yè)的需要,可用于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但企業(yè)用法定公積金轉增資本后,法定公積金的余額不得低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
3.提取任意公積金
經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這是為了滿足企業(yè)經營管理的需要,控制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水平,以及調整各年度利潤分配的波動。
4.向股東(投資者)分配股利(利潤)
從本質上來說,股權激勵是企業(yè)對管理層或者員工進行的一種經濟利益分配。
關注考試吧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對答案,看解析!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 | 搜索微信公眾賬號"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