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單選題] 關于資產減值,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折現(xiàn)率是反映當前市場貨幣時間價值和資產特定風險的稅前利率,該折現(xiàn)率是企業(yè)在購置或者投資資產時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
B.因企業(yè)合并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C.根據謹慎性原則,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兩者之間較低者確定
D.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應當按照資產在持續(xù)使用過程中和最終處置時所產生的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選擇恰當的折現(xiàn)率對其進行折現(xiàn)后的金額加以確定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預計資產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應當以資產的當前狀況為基礎,不應當包括與將來可能會發(fā)生的、尚未作出承諾的重組事項或者與資產改良有關的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
2[單選題] 下列關于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的后續(xù)計量說法不正確的有( )。
A.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后續(xù)公允價值變動
B.對于現(xiàn)金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確定成本費用和應付職工薪酬
C.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并確認其后續(xù)公允價值變動
D.對于現(xiàn)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yè)在可行權日之后不再確認成本費用,負債(應付職工薪酬)公允價值的變動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后續(xù)公允價值變動;對于現(xiàn)金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確定成本費用和應付職工薪酬。故AB正確,C不正確。對于現(xiàn)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yè)在可行權日之后不再確認成本費用,負債(應付職工薪酬)公允價值的變動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故D正確。
3[多選題] 下列事項中,影響事業(yè)單位事業(yè)基金的有( )。
A.事業(yè)單位經營虧損
B.事業(yè)單位以貨幣資金對外投資
C.事業(yè)單位處置長期債券投資
D.事業(yè)單位已完成項目結余應上繳的非財政專項資金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事業(yè)單位經營虧損不結轉到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不影響事業(yè)基金;事業(yè)單位已完成項目結余應上繳的非財政專項資金按規(guī)定繳回原專項資金撥人單位的,借記“非財政補助結轉”,貸記“銀行存款”,不影響事業(yè)基金。
4[單選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6年1月1日,甲公司發(fā)出一批實際成本為120萬元的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直接對外出售。2016年5月30日,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并驗收入庫。甲公司根據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費6萬元、增值稅1.02萬元,另支付消費稅14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該批應稅消費品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140
B.141.02
C.126
D.127.02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或以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對外出售的,消費稅不計人收回物資的成本,應記入“應交稅費一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如果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直接出售或者是生產非應稅消費品,消費稅計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甲公司收回該批應稅消費品的人賬價值=120+6+14=140(萬元)。
5[判斷題] “受托代理負債”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反映民間非營利組織尚未清償的受托代理負債。( )
A.√
B.×
參考答案:對
6[多選題] 下列各項資產交換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有( )。
A.以庫存商品換人交易性金融資產
B.以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換入原材料
C.以銀行本票換人無形資產
D.以一項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換人一幢辦公樓
參考答案:A,D
參考解析:選項B、C是貨幣性資產交換。
7[判斷題] 企業(yè)以回購的股票獎勵職工的,應將回購股票的全部支出計入庫存股。( )
A.√
B.×
參考答案:對
8[判斷題] 企業(yè)發(fā)行的原歸類為權益工具的永續(xù)債,現(xiàn)因經濟環(huán)境的改變需要重新分類為金融負債的,在重分類日應按賬面價值計量。(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發(fā)行方原分類為權益工具的金融工具,自不再被分類為權益工具之日起,發(fā)行方應當將其重分類為金融負債,以重分類日該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重分類日權益工具的賬面價值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調整所有者權益。
9[單選題] 2016年10月12日,甲公司向其子公司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不含增值稅的銷售價格為3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0萬元,款項尚未收到;該批商品成本為2200萬元,至當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將該批商品對外銷售80%,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在編制2016年12月31日合并資產負債表時,“存貨”項目應抵銷的金額為( )萬元。
A.160
B.440
C.600
D.640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應抵銷的“存貨”項目金額=(3000-2200)×20%=160(萬元)。 【思路點撥】對于合并報表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建議考生記憶前述“考點核心提示”下有關調整、抵銷分錄的格式,考試時,實際就是替換數字而已。客觀題和主觀題思路均如此。
10[簡答題]
A公司有關股權投資業(yè)務如下:
資料一:2015年1月1日,A公司以銀行存款3000萬元和一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作為對價支付給B公司原股東,取得B公司60%的股權,A公司與B公司的原股東在此交易前無關聯(lián)方關系。A公司作為對價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為9000萬元(其中成本為80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1000萬元),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2015年1月1日,A公司對B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B公司改組后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A公司派出5名。B公司章程規(guī)定,其財務和經營決策由董事會半數以上(含半數)成員通過即可付諸實施。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9600萬元(股本9000萬元、資本公積90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1000萬元、盈余公積60萬元、未分配利潤54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00萬元(包含一項管理用固定資產評估增值400萬元,預計剩余使用年限10年,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資料二:B公司2015年實現(xiàn)凈利潤200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200萬元,分配現(xiàn)金股利500萬元,因其他變動增加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100萬元。假定A、B公司問未發(fā)生任何內部交易。
資料三:假定一:2016年1月1日,A公司出售B公司40%的股權,出售價款12000萬元。在出售40%的股權后,A公司對B公司的持股比例為20%,A公司在B公司董事會的成員由原5名變更為2名,對B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剩余2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6000萬元。
假定二:2016年1月2日,A公司將其持有的對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60%中的90%出售給某企業(yè)(即出售54%的股權),出售取得價款16200萬元,在出售部分股權后,A公司對B公司的持股比例為6%,在B公司董事會中沒有派出董事,不能再對B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實施控制,A公司對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改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剩余6%股權在當日的公允價值為1800萬元。
假定三:2016年1月2日,A公司將其持有的對B公司6%的股權對外出售,取得價款1800萬元,出售后剩余持股比例為54%。該項交易后,A公司仍能夠控制B公司的財務和生產經營決策。
假定四:2016年1月2日,A公司從其他股東處購入B公司6%的股權,支付價款1800萬元,至此A公司持有B公司66%的股權。該項交易后,A公司仍能夠控制B公司的財務和生產經營決策。
其他資料:A公司、B公司均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不考慮所得稅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一,判斷B公司是否納入A公司合并范圍,并說明理由。編制2015年1月1日A公司投資于B公司的會計分錄,并計算合并商譽。
(2)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編制2015年12月31日A公司有關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調整、抵銷分錄。
(3)根據資料三的假定一,①判斷2016年1月1日處置B公司40%的股權后,該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的核算方法,并說明理由;②計算2016年1月1日處置對B公司投資時個別報表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編制相關會計分錄,并計算個別報表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③計算2016年1月1日出售對B公司投資時其合并報表應確認的處置損益,并編制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的調整分錄。
(4)根據資料三的假定二,①編制2016年1月2日A公司處置B公司股權個別財務報表相關的會計分錄,并計算調整后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②計算2016年1月2日合并財務報表中B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并計算喪失控制權日A公司應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的處置損益。
(5)根據資料三的假定三,計算A公司因出售6%的股權導致合并資產負債表增加的資本公積。
(6)根據資料三的假定四,計算A公司兇購買6%的股權導致合并資產負債表減少的資本公積。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
參考解析:(1)B公司納入A公司合并范圍。 理由:A公司持有B公司60%表決權股份,能夠主導B公司的經營、財務等相關活動,表明A公司對B公司擁有權力。且A公司可通過參與B公司的經營、財務等相關活動而享有并影響可變回報(如,A公司可以決定B公司股利分配決策并取得B公司分配的股利等),因此A公司對B公司的財務決策和經營決策等均具有實質性權利,即A公司有能力運用對B公司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綜上所述,A公司對B公司的權力符合準則中的控制定義,因此A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當將B公司納入合并范圍。
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12000+3000)15000
其他綜合收益 1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8000
——公允價值變動 1000
投資收益 (12000-8000)4000
銀行存款 3000
合并商譽=15000-20000×60%=3000(萬元)
(2)2015年12月31日A公司有關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調整、抵銷分錄:
借:固定資產 400
貸:資本公積 400
借:管理費用 (400/10)40
貸:固定資產 40
借:長期股權投資 1356
貸:投資收益 [(2000-40)×60%]1176
資本公積 (100×60%)60
其他綜合收益 (200×60%)120
借:投資收益 (500×60%)3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00
借:股本 9000
資本公積 (9000+400+100)9500
其他綜合收益 (1000+200)1200
盈余公積 (60+2000×10%)260
未分配利潤 ( 540+2000-40-200-500)1800
商譽 (16056-21760×60%)3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5000+1356-300)16056
少數股東權益 (21760×40%)8704
借:投資收益 1176
少數股東損益 [(2000-40)×40%]784
未分配利潤——年初 540
貸:提取盈余公積 2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5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1800
(3)①A公司處置B公司40%股權投資后,對B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理由:A公司向B公司派出2名董事,對B公司具有重大影響。
、谔幹脤公司部分投資,個別報表確認的投資收益=12000-15000×40%/60%=2000(萬元)
借:銀行存款 12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00
投資收益 2000
由于剩余投資成本(15000-10000)>20000×20%。不需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追溯調整原賬面價值,其中:
“損益調整”明細科目=(2000-400/10-500)×20%=292(萬元)
“其他權益變動”明細科目=100×20%=20(萬元)
“其他綜合收益”明細科目=200×20%=4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92
——其他權益變動 20
——其他綜合收益 40
貸:盈余公積 (292×10%)29.2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92×90%)262.8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
其他綜合收益 40
個別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15000-10000+292+20+40=5352(萬元)
【思路點撥】本題的思路是個別報表成本法轉為權益法之后,需要按照權益法進行追溯調整。
、墼凶庸咀再徺I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金額=20000+(2000-400/10)-500+100+200=21760(萬元)
【思路點撥】上述計算的結果與2015年末合并報表計算的結果相同。
A公司應在其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的處置損益=(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12000+剩余股權公允價值6000-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份額21760×60%)-商譽3000+資本公積和其他綜合收益300×60%=2124(萬元)
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調整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352
投資收益 648
(4)處置部分股權的處理:
借:銀行存款 16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5000×90%或15000×54%/03%)13500
投資收益 2700
在喪失控制權之日剩余股權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8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5000-13500)1500
投資收益 300
調整后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800(萬元)
【思路點撥】本題的思路是個別報表成本法轉為金融資產,不需要進行追溯調整,剩余股權投資在喪失控制權之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
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21760(萬元)【計算過程同上】
合并報表當期的處置損益=[(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16200+剩余股權公允價值1800)-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份額21760×60%]-商譽3000+資本公積和其他綜合收益300×60%=2124(萬元)
(5)A公司因出售6%的股權合并資產負債表增加的資本公積=1800-21760×6%=494.4(萬元)
(6)A公司因購買6%的股權合并資產負債表減少的資本公積=1800-21760×6%=494.4(萬元)
【解析】(1)注意:根據題目條件,計算商譽時不必考慮所得稅影響;
(2)
借:長期股權投資 1356
貸:投資收益 1176
資本公積 60
其他綜合收益 120
此分錄分別為調整后的凈利潤增加長期股權投資1176[(2000-400/10)×6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長期股權投資120(200×60%)萬元以及因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增加長期股權投資60(100×60%)萬元。
另外,長期股權投資抵銷分錄中借方未分配利潤1800(540+2000-40-200-500):
根據題目給出的合并日未分配利潤金額540+本期調整后的凈利潤2000-40-分配現(xiàn)金股利500-提取盈余公積200(盈余公積是個別報袁計提,與合并報表調整后凈利潤無關,是以個別報表中未調整之前的凈利潤2000×10%計提得到)
(3)③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金額=20000+(2000-400/10)-500+100+200=21760(萬元)
這里計算的是合并報表中子公司持續(xù)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原購買日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20000+合并報表中子公司實現(xiàn)的調整后的凈利潤(2000-400/10)-分配的現(xiàn)金股利500+其他綜合收益變動200+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增加100萬元。
(4)最后兩小問,處置子公司不喪失控制權與購買少數股東權益,均調整合并報表中資本公積項目金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