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收益與分配管理
[基本要求]
(一)掌握銷售預測的方法和銷售定價管理
(二)掌握成本歸口分級管理,成本性態(tài)分析,標準成本、責任成本及作業(yè)成本管理
(三)熟悉股利政策及其影響因素、股利支付形式、股票回購
(四)了解收益分配管理的意義、內容
[考試內容]
第一節(jié) 收益及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企業(yè)通過經營活動取得收入后,要按照補償成本、繳納所得稅、提取公積金、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順序進行收益分配。收益與分配管理作為現(xiàn)代企業(yè)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維護企業(yè)與各相關利益主體的財務關系、提升企業(yè)價值具有重要意義。收益分配集中體現(xiàn)了企業(yè)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收益分配是企業(yè)再生產妁條件以及優(yōu)化資本結構的重要措施;收益分配是國家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一、收益分配的原則
收益分配作為一項重要的財務活動,應當遵循以下原則進行:依法分配原則;分配與積累并重原則;兼顧各方利益原則;投資與收益對等原則。
二、收益與分配管理的內容
收益及分配的主要內容包括收入的取得、成本費用的發(fā)生以及利潤的形成與分配。因此,收益分配管理包括了收入管理、成本費用管理和利潤分配管理三個部分。
(一)收入管理
收入管理包括銷售預測分析與銷售定價管理。
(二)成本費用管理
成本費用管理對于提高經營效率、增加企業(yè)收益具有重要意義,成本費用管理的主要模式包括歸IZl分級管理、成本性態(tài)分析、標準成本管理、作業(yè)成本管理、責任成本管理等。
(三)利潤分配管理
利潤分配關系著國家、企業(yè)及所有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法令和制度執(zhí)行。公司凈利潤的分配應根據我國公司法及相關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進行。
第二節(jié) 收入管理
一、銷售預測分析
銷售預測分析是指通過市場調查,以有關的歷史資料和各種信息為基礎,運用科學的預測方法或管理人員的實際經驗,對企業(yè)產品在計劃期間的銷售量或銷售額作出預計或估量的過程。
(一)銷售預測的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即非數(shù)量分析法,是指由專業(yè)人員根據實際經驗,對預測對象的未來情況及發(fā)展趨勢作出預測的一種分析方法。它一般適用于預測對象的歷史資料不完備或無法進行定量分析時,主要包括推銷員判斷法、專家判斷法和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
(二)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也稱數(shù)量分析法,是指在預測對象有關資料完備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數(shù)學方法,建立預測模型,作出預測。它一般包括趨勢預測分析法和因果預測分析法兩大類。
二、銷售定價管理
正確制定銷售定價策略,直接關系到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加強銷售定價管理是企業(yè)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一)銷售定價管理的含義
銷售定價管理是指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選用合適的產品定價方法,為銷售的產品制定最為恰當?shù)氖蹆r,并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不同價格策略,以實現(xiàn)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過程。
(二)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
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非常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價值因素;成本因素;市場供求因素;競爭因素;政策法規(guī)因素。
(三)產品定價方法
產品定價方法主要包括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和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兩大類。
(四)價格運用策略
主要的價格運用策略包括:折讓定價策略;心理定價策略;組合定價策略;壽命周期定價策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