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本大題共15個空,每空1分,共15分)
1.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 桑代克 編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由此確立了教育心理學的獨立體系。
2.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個體生命早期的某一時期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其影響很小或幾乎沒有影響,這一時期在心理學中被稱為 關鍵期 。
3.元認知指學習者對認知的認知,一般認為它包括對自己作為活動者的認識、對 任務 的認識和對有關學習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認識。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測驗量表有韋克斯勒智力測驗量表和 斯坦福-比納 智力測驗量表。
5.提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維果斯基 。
6.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為 等心理成分。
7.奧蘇伯爾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由認知的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 和附屬的內驅力三個方面構成。
8.在認知風格中,與“場獨立”相對的認知風格(方式)叫場依存性 。
9.作為學習動機的基本構成要素,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叫 誘因 。
10.學生學習了m(a+b)=ma+mb后,錯誤地得出lg(a+b)=lga+lgb,這在遷移心理學中稱 負遷移 。
11.個體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經歷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 心理自我 的過程。
12. 社會 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品德等方面是通過對社會環(huán)境中他人的觀察模仿而獲得的,因此,教師的榜樣對學生的發(fā)展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13.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經過認知階段, 聯接階段 階段和自動化階段。
14.194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健康應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義中增加了 道德健康 的健康。
15.心理學家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 關注學生 三個發(fā)展階段。
三、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根據皮亞杰的研究,兒童開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維可以逆轉、能夠進行邏輯推理的最早心理發(fā)展階段為形式運算階段。 ( × )
2.與學習動機中其他內驅力相比,附屬內驅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降低。(√ )
3.阿特金森是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過研究發(fā)現,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選擇非常容易的任務。 ( × )
4.兒童的道德發(fā)展經歷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發(fā)展過程。 ( √ )
5.給定信息與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問題。 ( √ )
6.一般遷移是指學習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學習態(tài)度的遷移。 (√ )
7.負強化與懲罰是兩個不同含義的概念。 (√ )
8.研究表明,學習的熟練程度達到150%,記憶效果最好。 (√ )
9.功能固著是一個人意志堅定的表現。 (× )
10.測驗的效度是指測驗的可靠性,即多次測驗分數的穩(wěn)定和一致程度。 (×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8分,共10分)
1.簡述教學中的感知規(guī)律。(強度率,差異率,活動率,組合率)
2.簡述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低智商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性;高智商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創(chuàng)造性;低創(chuàng)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創(chuàng)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簡述性格的基本特征。(性格的態(tài)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緒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4.簡述學習動機的成敗歸因理論。(維納的三維歸因理論:內外部歸因;可控性;穩(wěn)定性。)
5.簡述問題解決的基本問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試述加涅提出的“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
2.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對當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
建構主義學習觀對教學的影響是全面的,包括對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與使用。
課程設計、學生材料分析和教師的教育等都已經或將要產生重要影響。就教學設計而言,喬納森認為,如果教學設計人員吸收一些建構主義建議,教學設計可能產生如下轉變:
●教學的目標和目的應該是協(xié)商的而不是強加的;●任務和內容分析不應過多集中于預先規(guī)定一條單一的最好的學習路線;● 教學設計的目標應該更少關心預先設定的教學策略;
●學習的評估應更少標準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