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10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教育心理學真題參考答案
一、不定項選擇題
1.ABCDE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與教學的五種要素,屬于?嫉闹攸c內容,考生要強化對重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2.ABD
【解析】知識的學習根據(jù)頭腦內知識的不同形式或學習任務的復雜程度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CE兩項是根據(jù)知識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劃分的,是干擾項。
3.B
【解析】下位學習又稱為“類屬學習”,是指將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圍較低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圍較高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
4.ABC
【解析】問題解決的特點包括目的性、認知性和序列性。
5.ABCD
【解析】一般說來,學習動機并不是通過直接卷入認知建構過程而對學習產生作用的,而是以學習情緒狀態(tài)的喚醒、學習準備狀態(tài)的增強、學習注意力的集中、學習意志努力的提高為中介來影響認知建構過程的。
6.BCD
【解析】本題通過舉例綜合考查了皮亞杰認知發(fā)展四個階段的特征。本題中AE兩項都符合前運算階段的特征,故排除。
7.ABC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遷移的四大分類:正遷移與負遷移;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8.ABCDE
【解析】在概念的教學中,我們要關注的建議包括:概念分析;突出有關特征,控制無關特征;正例與反例的辨別;變式;比較。
9.ACD
【解析】該題考查教師的認知特征與職業(yè)成就的關系。教師專業(yè)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以及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10.ABCDE
【解析】喬納森把無結構的問題的解決過程歸納為7個環(huán)節(jié):理清問題及其情境限制,澄清、明確各種可能的角度、立場和利害關系,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評價各種方法的有效性,對問題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監(jiān)控,實施、監(jiān)察解決方案,調整解決方案。
11.ABCDE
【解析】注意此題問的是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而非主要因素。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包括問題的特征、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定勢與功能固著。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緒狀態(tài)、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12.ABCDE
【解析】在實際的教育情境里,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并不一定會發(fā)生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應。因為教師期望效應的發(fā)生,既取決于教師自身的因素,也取決于學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認知水平、歸因風格和自我意識等眾多心理因素。
13.ABCD
【解析】關于反思的方法,布魯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以下四種: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和行動研究。
14.BCE
【解析】該題考查操作技能的特點。操作技能具有動作對象的客觀性、動作進行的外顯性和結構上的展開性。
15.C
【解析】魯賓斯坦的貢獻在于他確立了心理與活動相統(tǒng)一的原理。他認為心理過程不但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而且也在活動中形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