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學真題(中學部分)
(總分120分時間120分鐘)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l分,共30題,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將《四書》和《五經(jīng)》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jù)的是哪個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漢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歐中世紀的主要學校類型是教會學校,分為( )三個層次。
A.僧院學校
B.宮廷學校
C.大主教學校
D.職官學校
E.教區(qū)學校
3.學校文化由( )構成。
A.觀念文化
B.物質文化
C.設施文化
D.環(huán)境文化
E.規(guī)范文化
4.20世紀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馬薩諸塞州創(chuàng)建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個別教學制
B.分組教學制
C.道爾頓制
D.班級授課制
E.特朗普制
5.根據(jù)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準,教學評價可分為( )。
A.相對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絕對性評價
E.總結性評價
6.課程評價應有哪些功能?( )
A.導向功能
B.甄別功能
C.診斷功能
D.調(diào)節(jié)功能
E.促進功能
7.一個好的班集體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堅定正確
B.奮斗目標明確
C.規(guī)章制度嚴格
D.組織紀律嚴明
E.集體輿論正確
8.讀書指導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題
B.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C.為學生指定書目
D.加強評價和輔導
E.適當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
9.常規(guī)訓練包括( )。
A.禮貌常規(guī)訓練
B.學生守則訓練
C.課堂常規(guī)訓練
D.衛(wèi)生常規(guī)訓練
E.實踐能力訓練
10.CIPP評價模式包括( )。
A.背景評價
B.輸入評價
C.過程評價
D.效果評價
E.成果評價
11.課程評價的內(nèi)涵是( )。
A.課程評價對象是多元的
B.課程評價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
C.課程評價必須對實現(xiàn)教育目的作出貢獻
D.課程評價是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核心
E.課程評價的直接意義是對被評價的課程提出質疑并為改進課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國高中課程結構中,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占( )學分。
A.6
B.7
C.5
D.8
E.10
13.學習化社會中終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A.社會能夠為每位社會成員提供適當?shù)慕逃?/P>
B.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不再起主導作用
C.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當中
D.現(xiàn)代科技進步使每個人都處于信息劇增的實惠和威脅之中
E.終身教育促進了教育社會化和學習型社會的建立
14.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提出的教學原則有( )。
A.高難度教學
B.高速度教學
C.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
D.理解學習過程
E.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fā)展
15.上好一堂課的基本要求有( )。
A.目標明確
B.內(nèi)容準確
C.方法得當
D.組織有效
E.體驗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