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每空1分,共20分)
1、 二戰(zhàn)后綜合中學的比例逐漸增加,出現(xiàn)了普通教育_____ 、職業(yè)中學普通化的趨勢。
2、教育 _____ 是對教育專制性、等級化和特權化的否定。
3、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最早始于德國哲學家 _____ 。
4、對學生是人的屬性的理解包含三個基本的觀點:學生是_____ 主體,學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個體,學生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價值。
5、學生的受教育權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_____ 權和公正評價權。
6、 _____ 是根據(jù)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tǒng)反映學科內(nèi)容的教學用書。
7、在豐富的教學實踐基礎上,把學習過程概括為學——思——行的統(tǒng)一過程的學者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 ____ 。
8、_____ 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的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9、根據(jù)一節(jié)課所要完成任務的多少,我們把課分為 _____ 課和綜合課。
10、兒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實現(xiàn)的。自我教育能力由 _____ 、自我激勵、自我調(diào)控等因素構成。
11、根據(jù)文獻記載,埃及在古王國末期已有 _____ 學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孫和貴族子弟的場所。
12、集中體現(xiàn)柏拉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
13、《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為了發(fā)展基礎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和精 神文明建設,根據(jù) _____ 和我國實際情況,制定這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14、智育是傳授給學生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fā)展他們的 _____ 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
15、個體的實踐活動體系中第二層次的活動是個體的 _____ 活動,它是人對外部世界能動的、帶有個體性的反映。
16、根據(jù)課程的任務,可以將課程劃分為 _____ 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
17、 _____ 是指一個測驗達到測驗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測出了它所要測出的東西。
18、小學德育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構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 _____ 教育。
1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20、一般來說,學校組織的報告、講座、集會、比賽、參觀、訪問、調(diào)查等活動都屬于課外活動形式的 _____ 性。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簡述近代教育變化的特別表現(xiàn)。
2、簡述《教育法》規(guī)定的學生應盡的義務。
3、簡述教科書的作用。
4、簡述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點。
5、簡述小學班主任的作用。
特別推薦:2010秋季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及考試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