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卷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9.簡述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運用講授法怎樣遵循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
10.“猜想與假設”是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以“聲現(xiàn)象”一章的實驗內(nèi)容為例,說明教師如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猜想。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l l題20分,第12題30分,共50分)
11.物理考試中有這樣一道實驗題:
在一個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燒杯中插入一支溫度計,用酒精燈對燒杯緩慢加熱。某同學將觀察結(jié)果記錄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
觀察時間的順序/min0246
溫度計示數(shù)/℃0O09
現(xiàn)象有較多的冰
少量的水有少量的冰
較多的水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全部是水
第一類錯誤答案:冰熔化咸水需要一個過程;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變化越明顯;冰水混合物以任何一種比例混合.溫度總保持0℃: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與冰水質(zhì)量的多少無關;冰越多,觀察時間就越長:隨時間的變化,溫度沒有太大的變化……
第二類錯誤答案:冰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且處于三種狀態(tài);冰熔化成水要經(jīng)過固、液、氣三態(tài)共存的過程: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比熱有關;熔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達到熔.占、,繼續(xù)吸熱;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第三類錯誤答案:冰在受熱后,有一段時間溫度不變;在冰水混合物中,當杯中完全是水時.它的溫度升高;只有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再對它繼續(xù)加熱,溫度才會升高;只要水中還有一點冰.溫度計示數(shù)都為0℃……
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此實驗題的設計意圖,指出這三種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10分)
(2)結(jié)合以上錯誤,請你就物理實驗教學給出自己的建議。(10分)
12.案例:
下面是某教師在講授平面鏡成像之前,了解和評價學生對上一節(jié)課所學知識掌握的情況的教學片段。
教師: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首先,第一個問題:什么叫反射?學生l: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它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
教師: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學生2: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師:這里面,我們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線叫做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
教師: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什么?學生:光路可逆。
教師: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
學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這種反射叫漫反射。
教師:嗯,非常好,看來大家把上一節(jié)的內(nèi)容基本掌握了。接下來學習另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光現(xiàn)象——平面鏡成像。
問題:
(1)請對上述教學片段進行評析。(15分)
(2)針對上述教學片段存在的不足,寫出改進后的教學思路。(15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l3題12分,第14題28分,共40分)
13.下面是“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的實驗。
任務:
(1)簡述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特點。(4分)
(2)基于該實驗,設計一個包含師生交流的教學方案。(8分)
14.閱讀材料,根據(jù)要求完成教學設計任務。
材料一《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壓強”的內(nèi)容要求為:“通過實驗,理解壓強。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材料二義務教育八年級物理某版本教科書“壓強”一節(jié).關于“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演示實驗如下:
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圖9.1-3,甲圖把小桌放在海綿上;乙圖在桌面上放一個砝碼;丙圖把小桌翻過來,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個砝碼。注意觀察三次實驗時海綿被壓下的痕跡。這顯示了壓力作用的效果。
圖9.1-3壓力作用的效果
材料三 教學對象為義務教育八年級學生,已學過力、牛頓第一定律等內(nèi)容。任務:
(1)簡述壓強的概念。(4分)
(2)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學習內(nèi)容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求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過程(要求含有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可以采用表格式或敘述式)等。(24分)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各科目章節(jié)習題匯總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zhì)》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