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章節(jié)習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ABC理論認為人的情緒是受他們對事件的知覺的影響,這種影響不是取決于事件的本身,而是個體對事件的看法或他對自己所說的話所致,合理的觀念導致健康的情緒,不合理的觀念導致負向的、不穩(wěn)定的情緒。人有許多非理性的觀念,如我“必須”成功,別人“必須”對我關懷和體貼等。該理論特別強調認知的重要性。其主要觀點為: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A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主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與評價即B所引起的,B才是C的根源。A指誘發(fā)性事件,B指個體對事件的解釋與評價,C指在特定條件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可以是健康的抑或是不健康的,取決于B)。因此,埃利斯認為個體要為自己的情緒反應和混亂負主要責任。
2.【參考答案】系統(tǒng)脫敏是指當某些入對某事物、某環(huán)境產生敏感反應(害怕、焦慮、不安)時,可以在當事人身上發(fā)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其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fā)生敏感反應。
系統(tǒng)脫敏法包括三個步驟:第一,進行全身放松訓練。第二,建立焦慮刺激等級表。焦慮等級評定以受輔導學生主觀感受為標準,排在最前面的是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慮的刺激。第三,焦慮刺激與松弛活動相配合。
3.【參考答案】(1)抑郁癥;(2)恐懼癥;(3)焦慮癥;(4)強迫癥;(5)網絡成癮。
4.【參考答案】(1)癥狀表現(xiàn):緊張不安,憂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難,極端敏感,對輕微刺激做過度反應,難以做決定;在軀體癥狀方面,有心跳加快、過度出汗、肌肉持續(xù)性緊張、尿頻尿急、睡眠障礙等不適反應。
(2)矯正辦法:采用肌肉放松、系統(tǒng)脫敏法;運用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鍛煉學生的性格,提高其挫折應對能力。
5.【參考答案】我國教育者提出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①對自已有信心;②對學校生活有興趣;③喜歡與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際關系;④具有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
三、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上述現(xiàn)象是一種焦慮癥。焦慮癥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xiàn)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荚嚂r不能集中注意,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xiàn)慌亂,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敏敏一到考試就拉肚子,是考試焦慮的表現(xiàn)。
學生焦慮癥狀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升學的、持久的、過度的學業(yè)壓力;家長對子女過高的期望;學生個人過分地爭強好勝;學業(yè)上多次失敗的體驗等。敏敏的學習成績一直排在班級的前六名,老師和家長都對她寄予厚望,可以想到,敏敏是一直生活在贊揚聲中的,這無形中給她增加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而進入初三以來,這種壓力達到了一定的極限,面對越來越多的考試,她擔心自己考不好,讓老師、家長失望,最終導致考試焦慮,進而引起了消化系統(tǒng)功能紊亂——拉肚子。
面對考試焦慮的孩子,我們可以采取肌肉放松法、系統(tǒng)脫敏法、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序等方法鍛煉學生的性格,提高其挫折應對能力。
2.【參考答案】上述材料中,李明可能是患了抑郁癥。抑郁癥是以持久性的情緒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一般表現(xiàn)為情緒消極、悲傷、頹廢、淡漠,失去滿足感和生活的樂趣,對未來不抱多大希望、缺少熱情,軀體上疲勞、失眠、食欲不振等。材料中李明心情壓抑、憂郁,老想哭,對之前感興趣的事情如今也索然寡味,睡眠不好、多噩夢,想一死了之等,這些表現(xiàn)都是抑郁癥的現(xiàn)象。
行為主義者認為,抑郁癥的產生多是由于多次不愉快的經歷、生活中缺乏強化鼓勵造成的。材料中李明因為父母離婚,家庭缺少快樂,怕被同學歧視,正是這些不愉快的事情而使他心情壓抑。
針對抑郁癥者,我們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矯正:一是要給當事人以情感支持與鼓勵;二是采用理性情緒療法,調整當事人消極的認知狀態(tài);三是積極行動起來,從活動中體驗成功與愉快;四是服用抗抑郁藥物。
3.【參考答案】網絡成癮是指由于患者對互聯(lián)網絡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異常癥狀以及伴隨的一種生理性不適。網絡成癮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網絡本身的誘惑力;中學生面臨的困擾增多,學習和競爭壓力大;同伴群體影響;中學生自控能力較弱;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材料中小峰網絡成癮是因為在路上被勒索,心里害怕還無處訴說,在生活中遇到了困擾;同時加上父母的責罵,才去網絡的虛擬環(huán)境里尋找自我。這個材料啟發(fā)我們,對待網絡成癮問題時,首先要分析網絡成癮的原因,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矯正。而針對已經網絡成癮的小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矯正:
第一,通過控制上網時間和次數(shù),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第二,采用認知療法,針對小峰網絡成癮問題本身及背后的問題,即被勒索后心里害怕卻無處訴說,以及偷錢后被父親打罵,與小峰進行談話溝通,使其勇敢面對被勒索的問題并分析網絡成癮的危害,探討如何正確使用互聯(lián)網。
第三,通過小峰的父母進行談話溝通,使其了解小峰偷錢及沉迷網絡的原因,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為幫助小峰矯正網絡成癮提供條件。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