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 5套:2016年(初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模擬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閱讀下面初中七年級《短文兩篇》中第二篇《第一次真好》的教學片段,按要求答題。
教師導入新課后,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默讀結(jié)束后,學生開始提問:
生1:作者看到柚子樹,為什么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
生2:為什么說第一次的經(jīng)驗不一定都愉快?
生3:為什么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
生4:為什么作者覺得剛孵出來的雛鳥的樣子很難看?
生5:為什么說第一次真好?
生6:作者為什么看到剛孵出的雛鳥吃不下飯?
共有15個學生提出了問題(有些問題是重復的),在所有學生不再舉手提問時。教師問:“誰能回答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學生舉手回答:
生1:因為作者生長在都市,第一次看到柚子樹,所以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
生2:因為看到剛孵出來的雛鳥的樣子很難看,所以吃不下飯。
在教師“好”“很好”的贊揚聲中,有10多名學生對前面同學提出的問題作了回答(有些回答是重復的)。下課鈴響后,教師小結(jié)完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后,結(jié)束了這篇課文的教學。
以下是對上面教學實錄的分析,準確的一項是( )。
A.這節(jié)課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完全成了課堂的主角
B.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作為一個主持人存在,體現(xiàn)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C.學生“問答式”教學,解決了閱讀中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
D.這節(jié)課缺乏教師的有效引導,學生提出的多是虛假的問題,教學重點不突出
2、學習完課文《列夫·托爾斯泰》后,教師為了讓學生體會文中“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在這種人木三分的審視之下,誰都沒法遮遮掩掩”這種修辭手法,又從文中舉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 )。
A.一綹綹灰白的鬈發(fā)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fā)。
B.他那天父般的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D.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zhì)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
3、某版初中語文教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后有一道“探究·練習”題,第一題是“聯(lián)系作者寫作時的生活處境。你認為杜甫在這首詩中抒發(fā)的情懷與哪位古人在哪篇文章中抒發(fā)的情懷基本一致?你還能說出那篇文章中表達作者情懷的名句嗎?”從語文教材的構(gòu)成來看,這屬于語文教科書的哪一系統(tǒng)?( )
A.知識系統(tǒng)
B.練習系統(tǒng)
C.助讀系統(tǒng)
D.范文系統(tǒng)
4、教師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整理古代稱謂,比較其意義異同。以下是部分小組所整理的內(nèi)容,其中有誤的是( )。
A.“家父”用于說話者稱呼自己的父親,為謙稱;“令尊”用于稱呼對方的父親,為敬稱
B.“舍”常用于謙稱比自己位卑年幼的親屬,如舍兒、舍弟、舍侄等
C.古代兄弟的排行稱謂由大到小為:伯、仲、叔、季
D.“黔首”意指平民
5、閱讀下面的教學案例。按要求答題。
蘇州園林與故宮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上的兩株奇葩,一南一北,風格迥異,極具代表性,但又都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jié)晶。在備《蘇州園林》這課時,教師靈光一現(xiàn),心想何不將本文與《故宮博物院》進行比較閱讀,既能讓學生對中國古代建筑有一些更完整的認識,同時又能讓他們學習到兩種風格截然不同的寫法。在課堂上教師對二者進行比較后寫下如下文字:“一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園,一是皇家理事生活的宮室殿堂;一個面積小,力求于淺處造深意,一個規(guī)模驚人,似‘非壯無以重威’;一個是景中造景,小中見大,變化無窮,一個是大致相同的建筑不斷重復,在同中求異!
這段文字展示后,學生們躍躍欲試,于是教師要求學生也進行練習,下面是學生們的比較練習:
生:一個崇尚自然樸素,強調(diào)詩情畫意;一個盡顯皇家威儀,體現(xiàn)森嚴的等級制度和傳統(tǒng)的封建禮制。
生:一是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足每一寸園地;一是庭院式的組群布局,一庭一院一片新景。一個絕不講究對稱,一個嚴格均衡對稱。一個用假山池沼花木等創(chuàng)生意盎然之理想境界,一個以漢白玉欄桿雕獅等添瓊樓仙闕之非凡氣象。一個色彩淡雅,給人一種清涼感;一個使用彩繪,增建筑活潑和生趣。一個如文人花鳥畫,生動靈巧;一個像中國畫長卷,美不勝收。
對上述教學案例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
A.該教師能夠?qū)ξ谋具M行組合教學,非常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
B.該教師將寫作訓練穿插在閱讀教學中,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既體現(xiàn)了師生共同學習。又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D.學生的練習拘泥于教師的模板中,該教師喧賓奪主,沒有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6、學習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教師引導學生積累一些山水田園詩作進行閱讀,下列不合適的是( )。
A.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B.孟浩然《過故人莊》
C.陸游《游山西村》
D.王維《竹里館》
7、閱讀《傷仲永》課堂結(jié)束語,回答問題。
人的成長的關(guān)鍵在于后天學習以提高自身素質(zhì)。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而《孫權(quán)勸學》中的呂蒙,大字不識幾個,通過學習,也具有軍事和政治才干和謀略。美國的海倫·凱勒,出生才19個月,就失去了視聽能力,不久又變啞了,但她沒有屈服于命運,通過頑強學習,這個殘疾兒童最終成長為一名作家、教育家。呂蒙、海倫·凱勒與方仲永,正好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后天的重要性。
以下有關(guān)這則教學結(jié)束語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教學的結(jié)束不意味著學生學習的結(jié)束,拓展式課堂結(jié)束語,將學生的思維由課內(nèi)拉到課外.教會了學生舉一反三
B.拓展式結(jié)束語,由課文學習到類文的對比,增加了課堂的蘊味
C.教師從內(nèi)容到結(jié)構(gòu),從語言到人物進行對比結(jié)課,異中求同,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D.教學是基礎(chǔ),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學深化了教學的內(nèi)容,彌補了課文教學內(nèi)容狹隘的缺陷
關(guān)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nèi)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guān)推薦: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精選資料匯總 | 《各科目》考情分析及備考策略
2016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 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2016教師資格考試科目、題型題量及分值比例 | 《各題型》分析及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