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 |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文。
東鄰人家的岳母死了,殯葬的時候需要一篇祭文,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師幫寫一篇。塾師便從古本里規(guī)規(guī)矩矩地抄了一篇,沒想到誤抄了悼岳文的祭文。葬禮正在進行的時候,識字的人發(fā)現(xiàn)這篇祭文完全弄錯了。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責問老師。塾師解釋說:“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無論如何不會錯,只怕是你家死錯了人!
要求:請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或含義。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尊重個性 因材施教
孔子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性格特點,針對同一提問給出了不同的回答。這非常生動的說明,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的性格、愛好、品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盡量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因材施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其最早出現(xiàn)于宋代朱熹著《論語》注釋中:“孔子教學,因材施教!边@便是因材施教最早的來源。因材施教,要求我們重視并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特點,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教育進度、深度、廣度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然后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特點,揚長避短,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多樣化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陶行知先生也主張教師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反對不問實際的“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陋習。如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力問題,他以形象的比喻,闡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需要因材施教。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yǎng)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yǎng)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并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
姚明上小學時,學習成績中等,但已參加少體;@球訓練。在“小升初”時,在父母的鼓勵下,姚明夙夜奮戰(zhàn),考試超常發(fā)揮,還有體育加分,最終考上了一所市重點中學。然而升學不久,他們就發(fā)現(xiàn)姚明在學習上與其他同學有一定差距;同時,姚明每天功課做得很晚,漸漸地連打籃球也放棄了。父母認為姚明在重點中學學得太累,太苦,連最喜愛的籃球也要放棄了。怎么辦呢?他們必須作出了選擇——放棄重點中學,轉到以體育為特色的普通中學。從此之后,姚明學習上一帆風順,籃球技術也日益精進。幾年后,就被召入市青年隊,后來參加了上海市隊,再后來就被召進了國家隊,最后去了美國火箭隊,成了一名世界級籃球明星。正是因為父母認識到姚明的個性特點,揚長避短,因材施教,才能使姚明成為著名的籃球巨星。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家長和老師。教書育人應秉承圣賢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因材實教”的教育理論,要慧眼識“另才”,才能“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模擬試題| 《小學綜合素質》模擬卷20套
歷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 《小學綜合素質》考點速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