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C項是對考試的誤解,考試本身并沒有錯,錯在于應試教育中的使用者將其看作學習的目的。考試作為評價的手段,是衡量學生發(fā)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勵學生發(fā)展的手段之一,不能廢止,但若很好地改進考試制度,會有助于克服這種消極現象。
2.A【解析】能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qū)別。
3.A【解析】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都能得到自己的發(fā)展,這是檢驗教育者是否堅持“育人為本”的一塊試金石。
4.B【解析】素質教育是當代我國教育的主導思想。
5.A【解析】略。
6.D【解析】學校占用學生的節(jié)假日時間上課,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豐富的業(yè)余生活,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A項錯誤。數學老師占用體育課時間講所謂的“主科”而忽視體育這一“副科”是只重視智育不重視體育的表現,不符合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所以B項錯誤。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分數為標準衡量學生或把學生分成等級的做法不符合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所以C項錯誤。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能力,符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要求。
7.D【解析】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具有本質上的區(qū)別,素質教育面向所有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全面推進,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倡導發(fā)展性評價,弱化學科體系,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經驗。所以,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為每一個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成長奠定堅實而穩(wěn)定的基礎。故選D項。
8.B【解析】素質教育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過分強調書本知識的記憶和應試能力的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兩者有重大區(qū)別。
9.B【解析】素質教育有三大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第二是要全面發(fā)展;第三是讓學生主動發(fā)展。
10.B【解析】作為國力競爭基礎工程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11.C【解析】略。
12.B【解析】提高民族素質是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
13.D【解析】素質教育是連貫的、全過程的教育活動。素質教育貫穿于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教育,素質教育同時貫穿于普通教育、職業(yè)教育等不同類型的教育。故選D項。
14.A【解析】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要轉變教育觀念: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全面提高。
15.D【解析】素質教育擔負著三大基本任務:第一大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第二大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第三大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素質,主要由政治、思想、道德、業(yè)務、審美、勞技等素質構成。
16.B【解析】略。
17.A【解析】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個民族是否具有競爭能力、是否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18.A【解析】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相對穩(wěn)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素質教育鮮明地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故選A項。
19.D【解析】考試作為評價的手段,是衡量學生發(fā)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勵學生發(fā)展的手段之一。因此,素質教育不應與考試對立。
20.A【解析】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21.D【解析】A、B、C三項均是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出現的誤區(qū)。
22.D【解析】略。
23.D【解析】題干中的教育亂象都對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種做法變相給學生分了等級,不僅不能促進有錯誤的學生積極反省,反而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24.A【解析】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試和評價制度,改變‘一次考試定終身’的狀況。改革高考制度是推進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于高等學校選拔人才、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和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原則,積極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备母镎猩荚嚭驮u價制度并不等于取消考試。
25.D【解析】略。
26.B【解析】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故選B項。
27.A【解析】1999年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將素質教育確定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長遠方針。
28.A【解析】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主。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通過教學才能實現既定目標。
29.B【解析】構建素質教育目標,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素質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才能保證目標的科學性、可行性。
30.A【解析】題干描述的是原國家教委提出的素質教育的內涵。
31.C【解析】略。
32.A【解析】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故A項錯誤。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匯總|《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
各地教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及官方網站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匯總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