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選題
1.ABCDE【解析】一堂好課的標準有目標明確、內(nèi)容正確、方法得當、組織有效、體驗積極。
2.CDE【解析】根據(jù)課外活動的活動機能分,可分為接受性活動、創(chuàng)造性活動、訓練性活動。
3.ABCDE【解析】中小學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包括依法執(zhí)教、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xié)作。
4.ABCDE【解析】個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跟蹤法、追因法、臨床法、產(chǎn)品分析法、教育會診法。
5.ADE【解析】現(xiàn)代比較有影響的課程理論有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學生中心課程理論和社會改造課程理論。
6.CDE【解析】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其獨特性體現(xiàn)在壟斷性、公益性和非自愿性。
7.ABCD【解析】小學德育的特點有基礎性、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
8.ABE【解析】班級管理中的評價具有鑒定、導向、激勵的作用。
9.BCDE【解析】課外活動的特點有組織上的自愿性、內(nèi)容上的廣泛性、形式上的多樣性和活動上的自主性。
10.BCD【解析】班會的特點有集體性、自主性和針對性。
11.ABC【解析】課外活動制定計劃的基本要求有可行性、協(xié)調(diào)性和明確性。
12.BCDE【解析】《兒童權利公約》包括的基本原則有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和無歧視原則。
13.BC【解析】按課程的設計形式可以把課程分為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
14.AB【解析】新課程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和多元智力理論。
15.DE【解析】教師與學生是構成教育教學活動的最基本的要素。
16.CD【解析】西周建立了典型的宮學體系,并有了“國學”與“鄉(xiāng)學”之分,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zhèn)涞牧嚱逃。其典型特征是“學在官府”、“政教合一”。
17.BCD【解析】常見的教案有講義式、提綱式、綜合式。
18.ABCDE【解析】一節(jié)綜合課的結構一般包括組織教學、復習過渡、講授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和布置課外作業(yè)。
19.AB【解析】教科書的編排通常采用直線式和螺旋式。
20.CD【解析】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guī)范個體化相統(tǒng)一的過程。
相關推薦:
各地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