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
1.×【解析】世界上第一項義務教育法是德國在1619年頒布的。
2.×【解析】題干的觀點是威爾遜的主張。
3.×【解析】教育只有人類社會才有,動物界沒有教育,所以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xiàn)象。
4.×【解析】嚴格意義上的學校教育系統(tǒng)在19世紀下半期基本形成。
5.×【解析】學生有獲得公正評價權,在學業(yè)期滿后有獲得相應的學業(yè)成績證明和畢業(yè)證書的權利,學校不得隨意扣發(fā)。
6.×【解析】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態(tài)度與能力。
7.×【解析】思孟學派在孔子的“學一一思一行”的基礎上形成了這樣的認識。
8.×【解析】L好一節(jié)課的先決條件是備好課。
9.×【解析】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德育還有思想和道德教育。
10.√【解析】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中心。
11.√【解析】制度化教育越成熟.對社會的影響就越深刻,甚至形成了學歷社會。
12.×【解析】最早的小學產生于殷周時期,題干所指是近代小學的開始。
13.×【解析】內發(fā)論強凋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
14.×【解析】學生是教育對象,但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
15.×【解析】班級秩序一旦初步形成.就不要輕易去改變。
16.×【解析】教師是德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一部分,此外還有其他人和群體也可以是德育過程中的教育者。
17.√【解析】當他們?yōu)榈掠龑ο髸r,他們是德育的客體,當他們進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對其他對象產生影響時.他們又是德育的主體。
18.×【解析】是間接經驗,直接經驗是學習間接經驗的基礎。
19.×【解析】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互動過程,僅把教學理解為一種單向的授受關系是片面的。
20.√【解析】小學教育的內容都是最普遍、最基礎的,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大的、最長遠的內容,所以此觀點是正確的。
相關推薦:
各地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