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后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2分,共40分)
1.心理學之父是( )。
A.華生B.弗洛伊德C.斯金納D.馮特
2.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 ).
A.華生B.斯金納C.弗洛伊德D.馬斯洛
3.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需要是( )。
A.生理需要B.自我實現(xiàn)C.愛和歸屬D.安全需要
4.手段一目的分析屬于問題解決策略的( )。
A.計劃式策略B.規(guī)則式策略C.啟發(fā)式策略D.算法式策略
5在沒有外界控制的條件下,個體有意無意地仿效他人行為舉止而引起與之相同或相似的行為是( )。
A.模仿B.暗示C.從眾D.合作
6.成就動機由力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組成,這是( )的理論。
A.羅煮斯B.班杜拉C.奧蘇伯爾D.阿特金森
7.斯騰伯格提出人的智力是由成分智力、( )和經(jīng)驗智力這三部分控制。
A-人際智力B.成功智力C.背景智力D.自知智力
8.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某個議題,在集體中或?qū)W習小組中,相互交流個人的觀點、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的教學方法是( )。
A.講授法B.提問法C.討論法D.發(fā)現(xiàn)法
9.心理學通過實驗研究,認為( )對學習或工作有一定的益處。
A.過度焦慮B.適度焦慮C.低焦慮D.無焦慮
10.苛勒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 )。
A.頓悟過程B.強化過程C.試誤過程D.同化過程
11.根據(jù)奧蘇伯爾對學習方式的分類,學生獨立地通過自己的探索尋找,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這種學習方式是( )。
A.機械學習B.意義學習C.發(fā)現(xiàn)學習D.接受學習
12.操作條件反射學說的提出者是( )。
A.華生B.斯金納C.加涅D.巴甫洛夫
13.( )是指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能力的主觀判斷。
A.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C.教學效能感B.自我效能感D.教學監(jiān)控能力
14.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動力學派)是( )創(chuàng)立的。
A.笛卡爾B.華生C.弗洛伊德D.羅杰斯
15.人根據(jù)任務(wù)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稱為( )。
A.注意廣度C.注意的分配B.注意穩(wěn)定性D.注意的轉(zhuǎn)移
16.( )指的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其目標指向是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
A.同化B.順化C.平衡化D.自動化
17.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自我認識和反思能力是( )。
A.教學設(shè)計能力B.教學組織能力C.教學決策能力D.教學監(jiān)控能力
18.個體根據(jù)外在的信息和線索來對自己或他人的內(nèi)在狀態(tài)或行為原因進行解釋與推測的過程是( )。
A.歸因B.印象C.自我認知D.態(tài)度
19.以下屬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B.動機C.情感D.意志
20.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A.感覺B.注意C.記憶D.思維
相關(guān)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