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選題
1.ACE 【解析】BD不是問題解決的基本成分。
2.ABDE 【解析】學生應用知識的一般過程是審題、聯(lián)想、課題類化、解題驗證。
3.ACD 【解析】過度焦慮和襲擊別人不是多動癥的表現(xiàn)。
4.Al3CDE 【解析】布盧姆認為動作技能教學目標包括知覺、模仿、操作、準確、連貫與習慣化等方面。
5.ABCDE 【解析】這五個方面都是影響人際吸引與排斥的主要因素。
6.ABC 【解析】福勒和布朗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和關注學生階段。
7.ABCD 【解析】皮亞杰道德認知階段理論將人的道德發(fā)展分成四個階段,即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階段和公正階段。
8.BD 【解析】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研究與美國學者的研究正好形成互補,這樣使教育心理學的體系越完善,內(nèi)容越豐富。
9.ABCD 【解析】教師心理要素主要涉及敬業(yè)精神、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教學風格。
10.ABCE 【解析】D項是少年期的特征。
11.ABCD 【解析】評價不屬于交互式教學模式要傳授給學生的學習策略。
12.ABCE 【解析】因為是在認識過程中,因此D可排除。
13.BCD 【解析】缺乏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也就無所謂品德的發(fā)展。
14.BCE 【解析】桑代克與華生是行為主義學派的學者。
15.ACE 【解析】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通過知識觀、學習觀和學生觀體現(xiàn)出來的。
16.ACE 【解析】BD是根據(jù)記憶內(nèi)容的不同劃分的。
17.ACDE 【解析】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18.ABCD 【解析】心理測驗可分為認知測驗與人格測驗,態(tài)度量表是人格測驗的一類。
19.ACD 【解析】行為目標的陳述應具備的三個要素是具體目標、產(chǎn)生條件、行為標準。
20.ABE 【解析】CD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