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中國古代“內發(fā)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2.( )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王陽明
3.建國以來,我國小學教學改革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改革( )。
A.教學方法
B.教學內容
C.教學組織形式
D.考試制度
4.一個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普遍實施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的義務形式稱為( )。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礎教育
C.普及國民教育
D.普及義務教育
5.我國于l986年第一次將( )正式列入課程總計劃。
A.體育活動
B.群眾活動
C.文娛活動
D.課外活動
6.“拔苗助長”、“陵節(jié)而施”違背了身心發(fā)展的( )。
A.階段性
B.差異性
C.不均衡性
D.順序性
7.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yǎng),即以“三基”為中心的基礎教養(yǎng)!叭笔侵( )。
A.讀、寫、畫
B.讀、算、畫
C.讀、寫、算
D.畫、寫、算
8.分為兩個階段的學校教育層次是( )。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兒教育
9.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A.教學內容
B.教學方法
C.課程
D.教育體制
10.學生具有發(fā)展的( )。
A.潛在性與現實性
B.潛在性與可塑性
C.可能性與現實性
D.可能性與可塑性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