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境題 |
二、多選題(在每小題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2~5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教學活動的多種形態(tài)有( )。
A.課內(nèi)
B.課外
C.班級
D.小組
E.個別化
32、學校課程的設置直接受制于( )的規(guī)定。
A.教育目的
B.培養(yǎng)目標
C.教學目標
D.課程目標
E.政治制度
33、主題班會的組織,一般要經(jīng)過( )階段。
A.確定主題
B.精心準備
C.具體實施
D.反饋評價
E.效果深化
34、學生檔案有兩種,即( )。
A.書面檔案
B.電子檔案
C.集體檔案
D.個體檔案
E.網(wǎng)絡檔案
35、個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跟蹤法
B.追因法
C.臨床法
D.產(chǎn)品分析法
E.教育會診法
36、赫爾巴特的理論思想包括( )。
A.教師中心論
B.學生中心論
C.強調(diào)知識的傳授
D.強調(diào)經(jīng)驗的獲得
E.重視課堂教學的作用
37、一堂好課的標準有( )。
A.目標明確
B.內(nèi)容正確
C.方法得當
D.組織有效
E.體驗積極
38、在赫爾巴特的影響下,形成了以傳統(tǒng)教育為中心的特點,即( )。
A.教師中心
B.教材中心
C.學生中心
D.知識中心
E.課堂中心
39、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現(xiàn)在( )。
A.普及性
B.民主性
C.基礎性
D.全民性
E.強制性
40、蘇格拉底教學法包括( )。
A.思索
B.蘇格拉底諷刺
C.啟發(fā)
D.定義
E.助產(chǎn)術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