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課堂氣氛作為教學過程的_軟情境_,它通常是指課堂里某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tài).
82,課堂氣氛具有獨特性_,不同的課堂往往有不同的氣氛.即使是同一個課堂,也會形成不同教師的氣氛區(qū).
83,一種課堂氣氛形成后,往往能夠維持_相當長_的一段時間,而且不同的課堂活動也會被同樣的課堂氣氛所籠罩.
84,由于教師在課堂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師對學生的_期望_以及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便成為影響課堂氣氛的主要因素.
85,教師的積極情緒狀態(tài)往往會_投射_到學生身上,使教師與學生的意圖,觀點和情感都聯(lián)結(jié)起來,從而在師生間產(chǎn)生共鳴性的情感反應.
86,處罰學生的消極的課堂行為,但不能采用諷刺挖苦,體罰和_剝奪學習權(quán)利_等手段.
87,焦慮是教師對當前或預計到的對自尊心理有潛在威脅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種類似于擔憂的反應傾向.
88,只有當教師_焦慮適中_時,才會激起教師改變課堂現(xiàn)狀,避免呆板或恐慌反應,從而推動教師不斷努力以謀求最佳課堂氣氛的出現(xiàn).
89,人們往往相信_大多數(shù)人_的意見是正確的,覺得別人提供的信息將有助于他.
90,個人可能為了避免他人的_非議或排斥_,避免受孤立,因而發(fā)生從眾現(xiàn)象.
91,在通常情況下,課堂氣氛可能分成積極的,_消極的_和對抗的三種類型.
92,積極的課堂氣氛是_恬靜與活躍_,熱烈而深沉,寬松與嚴謹?shù)挠袡C統(tǒng)一.
93,消極的課堂氣氛通常以緊張拘謹,_心不在焉_,反應遲鈍為特征.
94,對抗的課堂氣氛則是_失控的氣憤_,學生過度興奮,各行其是,隨便插嘴,故意搗亂.
95,人際交往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里_傳遞信息_,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
96,人際吸引是指交往雙方出現(xiàn)相互親近現(xiàn)象,它以_認知協(xié)調(diào)_,情感和諧及行動一致為特征.
97,學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慮課堂行為的有效控制,預防紀律問題的發(fā)生;另一方面又要考慮促進學生間的正常_人際交往_.
98,也有的心理學家把問題行為分為:品行性問題_,性格問題行為,情緒上,社會上的不成熟行為等三類
99,教學評價是指有系統(tǒng)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_價值判斷_的過程.
100,教學評價是一種系統(tǒng)化的持續(xù)的過程,包括確定評估目標,搜集有關資料,_描述并分析_資料,形成價值判斷以及做出決定等步驟.
101,測量主要是一種收集資料數(shù)據(jù)的過程,是根據(jù)某種標準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將學生的學習_行為與結(jié)果_確定為一種量值,以表示學生對所測問題了解的多少.
102,測驗是測量一個樣本的系統(tǒng)程序,即通過觀察少數(shù)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或現(xiàn)象來_量化描述_人們心理特征.
103,對于情感以及道德行為表現(xiàn)的評價則常常采用_非測驗性_的評價手段,如案卷分析,觀察,問卷量表以及談話等.
104,教師自編測驗的主觀題包括論文題,_問題解決_題.
105,教師自編測驗的客觀題包括_選擇題_,是非題,匹配題,填空題等.
106,評分必須以一定的比較標準為依據(jù),評分的標準可分為絕對標準和_相對標準_兩種.
107,教師要充當知識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紀律的維護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朋友,心理輔導者等多種角色.(15.1)
108,在教師的知識和智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師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_診斷學生_學習困難的能力,與教學效果有較高的相關.
109,在教師的知識和智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后,他們的_思維的條理性_,系統(tǒng)性,合理性與教學效果有較高的相關.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