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三、簡答題
41.(1)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3)幫助教
師預測并干預學生;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研究。
42.皮亞杰認為,具體運算階段(7一11歲)兒童的思維主要特征為:(1)多維思維,兒童可以從多個維度對事物進行思考;(2)思維的可逆性,這是守恒觀念出現的關鍵,守恒指兒童可以認識到客體在外形上發(fā)生了變化,但其特有的屬性不變;(3)去自我中心,兒童逐漸學會從別人的觀點看問題;(4)具體邏輯推理,這一階段兒童能憑借具體形象的支持進行邏輯推理。
43.客觀條件:意義學習的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邏輯意義,是在其學習能力范圍之內的。主觀條件:(1)有適當的認知結構,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能夠同化新知識的適當的認知結構;(2)新材料具有潛在意義;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又具備了適當的知識基礎,那么,這種學習材料對學習者來說就構成了潛在的意義;(3)主動學習心向,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舊知識發(fā)生相互作用,使認知結構或舊知識得到改善,使新知識獲得實際意義即心理意義。
44.(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2)根據作業(yè)難度,適當控制動機水平;(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45.(1)倫理道德發(fā)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識增強;③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④品德結構更為完善。(2)品德發(fā)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
四、論述題
46.①教學前:準備性評價。準備性評價是指在教學之前為了解學生對學習新知識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的評價。準備性評價通常運用所謂的“摸底測驗”的方式來進行。通過準備性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學習某種新科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識或技能,也可以了解在新科目的教學目標中。有哪些知識與技能是學生已經掌握的。如果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準備充足,可以對學生進行新知識的教學;如果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準備不足,先實施必要的補救教學。然后再教新知識。②教學進行中: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進行中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教和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常采用非正式考試或單元測驗來進行,測驗的編制必須考慮單元教學中所有重要目標。通過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成敗情況,獲得教學過程中的連續(xù)的反饋,作為教師隨時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的參考。如果發(fā)現個別學生沒有達到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那么,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個別輔導。通過形成性評價,學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進步情形。獲得學習上的反饋、借以修正自己的學習方式。③教學結束后:總結性評價?偨Y性評價是指在教學結束后為全面了解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所進行的評價?偨Y性評價常用期末考試的方式進行,通過總結性評價,教師可以檢驗本學期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從而判斷教學效果的好壞,是否需要對教學做進一步的安排。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