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斷向積極方面變化的過程,稱之為________。
2.一個國家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人才的總的要求稱為狹義的________。
3.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________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4.教師的個性、情緒、健康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品質(zhì)等統(tǒng)稱為教師的________。
5.教育活動中最基本的關系是________。
6.教師和學生據(jù)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是________。
7.課程評價的CWP模式包括四個步驟:背景評價、輸入評價、________和成果評價。
8.從課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課程分為工具性課程、________課程、技能性課程和實踐性課程。
9.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________。
10.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稱________.
11.學校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_。
12.在德育的認知模式中,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guī)范兩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問題叫做__________。
13.我們把根據(jù)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guī)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稱為________。
14.從德育的角度來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反映了德育的________原則。
15.班級目標管理是一種以________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
16.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目的、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以及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反映了建立以________的班級管理的機制。
17.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________型、放任型。
18.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我國教育目的的________,要求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是社會主義教育的________。
19.在西方國家,選擇和確立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問題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價值取向問題。
20.教育目的與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課堂上如何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集中其注意力?
2.教學的任務是什么?
3.中學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
4.簡述教師成長的歷程。
5.試述教師要充當哪些社會角色?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一堂好課要做到教學合一。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教的法子必須根于學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不但要一面教學,并且還要拿出自己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比較。根據(jù)陶行知的教學理論。分析如何做到“教學合一”。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