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填空題;名詞解釋 |
第 6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__________是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
2.教師的教學策略包括教學事項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__________以及師生相互作用的設計等。
3.測量主要是一種收集資料數(shù)據(jù)的過程,是根據(jù)某種標準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將學生的學習__________確定為一種量值,以表示學生對所測問題了解的多少。
4.教師的威望是由其資歷、聲望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決定的。
5.教學環(huán)境包括__________環(huán)境和__________環(huán)境兩個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課堂自然條件、教學設施以及空間布置等。
6.在認知風格中,與“場獨立”相對的認知風格(方式)叫__________。
7.學生大多數(shù)成績不良的實質問題是__________。
8.形式訓練說認為,遷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學生對于知識的概括存在兩種不同的類型,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布盧姆的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的主要依據(jù)__________。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教育心理學
2.學習
3.問題情境
4.學習遷移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教師如何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內化成心智技能?
2.簡述創(chuàng)造性與智力的關系。
3.應當如何理解品德的含義?
4.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
5.簡述教師的特征與職業(yè)成就的關系。
六、論述題(本大題其2小題。每小題9分.其18分)
1.論述應當怎樣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2.試述青年期的心理特點。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