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簡答題 |
第 4 頁:案例分析題、論述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五個選項中選出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選對得2分。多選、少選或不選得0分。
1.我國德育基本方法中說服法包括 ( )
A.講解
B.談話
C.報告
D.討論
E.參觀
2.動機具有的功能包括 ( )
A.激活功能
B.分化功能
C.轉化功能
D.強化功能
E.指向功能
3.教師職業(yè)道德與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 ( )
A.內容的統(tǒng)一性
B.相對的獨立性
C.本質的階級性
D.歷史的繼承性
E.現(xiàn)象的一致性
4.教育法與教育政策的區(qū)別是 ( )
A.兩者的制定機關和程序不同
B.兩者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
C.兩者的實施方式不同
D.兩者的調整范圍不同
E.兩者的穩(wěn)定程度不同
5.板書從書寫動機的角度可以分為 ( )
A.超前板書
B.文字板書
C.并進板書
D.圖標板書
E.滯后板書
6.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運用的主要方式有 ( )
A.課堂觀察
B.自學活動觀察
C.作業(yè)分析
D.問卷調查
E.學業(yè)考試
7.所謂常能,是指 ( )
A.抽象思維能力
B.外語會話能力
C.生活能力
D.電腦操作能力
E.活動能力
8.下列行為屬于人格性問題行為的有 ( )
A.不守紀律
B.欺侮同學
C.孤僻
D.說謊
E.自卑
9.影響教學方法發(fā)展的直接因素有 ( )
A.教學目的和任務
B.教學內容
C.時代要求
D.學校環(huán)境
E.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10.情境教學法提出的依據(jù)主要是 ( )
A.情意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
B.有意識和無意識心理活動相互統(tǒng)一
C.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統(tǒng)一
D.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E.知識和智力相互作用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