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辨析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 |
第 4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辨析題 |
第 5 頁:答案:簡答題;材料分析題 |
二、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義務教育與普及教育是一個等同的概念。
2.素質(zhì)教育就是要學生什么都學,什么都學好。
3.根據(jù)維果斯基的觀點。教學必須要考慮學生已經(jīng)達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已有水平。
4.政治制度既可能促進也可能阻礙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教學技能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什么?
2.人格結(jié)構(gòu)包含哪些成分?各個成分之間具有什么樣的關系?
3.簡述學習遷移的分類。
4.簡述學習資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種類?
5.簡述教學設計的內(nèi)容和程序。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小明上小學時因經(jīng)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帶到教室而被老師批評和懲罰,上初中后他仍然經(jīng)常把小動物帶進教室,班主任發(fā)現(xiàn)后沒有批評他,還在班里成立了動物興趣小組。他非常激動,向班主任表示了決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導下,通過對動物的探索活動,懂得了學好各門功課的重要性,并對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也逐漸改掉了散漫的習慣,學習有了很大進步,他完成并發(fā)表了《蚯蚓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作用》的小論文,還在全市昆蟲標本制作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問題:請運用教育學的有關理論對班主任老師的做法進行分析評價。
2.19世紀末.美國西部有個壞孩子,他把石頭扔向鄰居的窗戶,把死兔裝進桶里放到學校的火爐里燒烤,弄得到處臭氣熏天。9歲那年,他父親娶了繼母,父親對繼母說:“你要注意著孩子,他在我們這里最壞,讓我防不勝防,頭痛死了。”繼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對孩子進行了全面了解后,對丈夫說:“你錯了,親愛的,他不是最壞的孩子,而是最聰明的孩子,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發(fā)揮他聰明才智的地方罷了!崩^母很欣賞這個孩子,在她的正確引導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來成為美國著名的企業(yè)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爾•卡耐基。
問題:你怎樣理解“壞孩子”、“差學生”?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發(fā)?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