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選擇題及簡答題答案 |
第 4 頁:簡答題及論述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C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標志著教育心理學體系的確立。
2.【精析】A人格反映了人的心理的整體機能,是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和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3.【精析】D無條件積極關注是人本主義的思想,其他三項均為聯(lián)結學習原理的應用。
4.【精析】C附屬內驅力是指個體為了獲得長者的贊許而表現(xiàn)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
5.【精析】B陸欽斯的“量杯”實驗是定勢影響遷移的一個典型例證。
6.【精析】C對遺忘原因的一種最古老的解釋理論是消退說。遺忘是由記憶痕跡衰退引起的,消退隨時間的推移自動發(fā)生。它起源于亞里士多德,由桑代克進一步發(fā)展,F(xiàn)在,大多數(shù)心理學家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相互干擾是導致遺忘的最重要原因。
7.【精析】D并列結合學習是在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系也非總結關系時產生的學習。例如,學習質量與能量、熱與體積、遺傳結構與變異、需求與價格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就屬于并列結合學習。假定質量與能量、熱與體積、遺傳結構與變異為已知的關系,現(xiàn)在要學習需求與價格的關系都是屬于并列結合學習。
8.【精析】B吹拉彈唱屬于操作技能。
9.【精析】C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復識記的過程。暫時記住號碼以便撥號是屬短時記憶即工作記憶,最適宜用復述策略。
10.【精析】D問題解決是實現(xiàn)從初始狀態(tài)到目標狀態(tài)的順利過渡,其基本特點有目的指向性、認知性和序列性。
11.【精析】C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采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的發(fā)展,提出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fā)展過程。
12.【精析】D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xiàn)是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
13.【精析】D 以個人好惡為聯(lián)系紐帶、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群體是非正式群體。
14.【精析】B配置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進行,摸清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
15.【精析】B研究表明,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基本途徑,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一經驗+反思”的公式。
二、填空題
16.學與教 17.橫向
18.苛勒 19.自我提高
20.控制性 21.學習遷移
22.認知結構 23.上位
24.過度學習 25.加里培林
26.精細加工策略 27.創(chuàng)造性
28.倫理 29.統(tǒng)合性
30.榜樣 31.自發(fā)性
32.抑郁癥 33.合作與競爭
34.信度 35.反思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