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不選或多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稱為(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qū)分度
2.任務促成的紀律的前提是( )。
A.教師的監(jiān)督、指導
B.同輩群體的壓力
C.個人對活動本身的充分理解
D.活動本身的吸引力
3.認為社會學習是通過觀察、模仿而完成的,態(tài)度與品德作為社會學習的一項內容,也可以通過觀察、模仿榜樣的行為而習得的是( )
A.布魯納
B.班杜拉
C.皮亞杰
C.加里培林
4.小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利他行為的核心是( )。
A.成人的榜樣
B.對他人設身處地的設想能力
C.掌握利他的知識
D.掌握利他的技能
5.( )是指對自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或活動,個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
A.認知好奇心
B.成就動機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歸因
6.形式訓練說在歐洲和北美盛行了約( )年。
A.100
B.200
C.300
D.400
7.智力超常兒童是指智商超過( )的兒童。
A.70
B.100
C.140
D.150
8.按照智力測驗的標準,智力超常兒童是指智商至少達到多少的兒童?( )
A.130
B.140
C.150
D.160
9.( )是指能滿足有機體需要的物體、情境或活動,是有機體趨向或回避的行為目標。
A.動機
B.內驅力
C.誘因
D.強化
10.1896年桑代克開始從事動物心理的實驗研究,最某種我的動物學習實驗是( )
A.白鼠實驗
B.學生實驗
C.貓開籠取食的實驗
D.兔實驗
11.對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比較研究發(fā)現,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具有預見性,并( )。
A.以教材為中心
B.以學生為中心
C.以考試為中心
D.以目標為中心
12.“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屬于( )
A.策略性知識
B.陳述性知識
C.條件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13.兒童多動綜合癥是小學生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行為障礙綜合癥。高峰發(fā)病年齡為( )
A.7—8歲
B.8—9歲
D.8—10歲
D.9—11歲
14.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7~11歲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大體上處于( )階段。
A.感知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15.我國心理學家將個體的心理發(fā)展劃分為( )個階段。
A.5
B.6
C.7
D.8
16.學生學習的第一步是( )
A.理解知識
B.掌握知識
C.識記知識
D.保持知識
17.( )指在學校心理健康輔導中,輔導者應依據社會心理學關于人際交往和社會影響的原理,注重社會角色、性別差異、社會習俗等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以及學校、家庭、社區(qū)等社會環(huán)境對輔導結果的影響,以便更好地提高輔導的成效,鞏固輔導的成果。
A.指導模式
B.發(fā)展模式
C.社會影響模式
D.治療模式
18.在維納的三維度歸因模式中,任務難度屬于( )
A.內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制的
C.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制的
19.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稱為( )
A.誘因
B.問題情景
C.學習期待
D.強化
20.小學兒童觀察能力分為幾個階段,在幼兒期主要是( )的發(fā)展。
A.認識“空間聯系”階段
B.認識“個別現象”階段
C.認識“因果關系”階段
D.認識“對象總體”階段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