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公正與中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運用“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來開展教育活動,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則,處理好學生發(fā)展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問題。
(一)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要以教育機會均等為基本原則
所謂教育機會均等,應當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入學機會均等;一個是教育過程中機會均等。
(二)有差異的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1.學生的性別差異與共同發(fā)展
性別作為一種自然狀態(tài),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遺傳基因的差異,會給不同性別的人帶來發(fā)展的差異。
所謂不因性別而造成受教育者的發(fā)展差異,做到促進男生和女生的共同發(fā)展,就是要做到不要因性別而形成一種性別學生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另一性別學生發(fā)展的劣勢。
2.學生的民族差異與共同發(fā)展
民族是歷史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在語言、習俗等方面有差異。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因此,在我國中學教育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必須注意到民族差異,做到不同民族的學生共同發(fā)展,特別要注意少數民族學生的發(fā)展。
3.學生的地域差異與共同發(fā)展
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大,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存在著地域發(fā)展的差異。堅持“以人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學生得到共同發(fā)展。
4.學生家庭背景的差異與共同發(fā)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然而社會中的家庭卻千差萬別。家庭有經濟情況的差異,有家長社會地位的差異,有家長文化水平的差異,有家長性格的差異,有家長教育子女水平的差異,還有家庭結構的差異。家庭的這種種差異,可能會影響中學生的發(fā)展。
5.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的差異與共同發(fā)展
在教育活動中“以人為本”,特別要注意正確地對待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差異,要給予身心發(fā)展狀況不同的學生以同樣的關注,以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四、教育公正與中學生個性潛能差異
性發(fā)展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堅持教育公正,是“以人為本”對中學教育的本質要求,正確地對待所有的中學生,促進所有中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并不是讓所有中學生步調一致,而是讓每一個中學生都能在自己發(fā)展?jié)撃艿幕A上,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發(fā)展。
(一)分階段教育與個性發(fā)展的辯證統(tǒng)一
分階段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動中把學生按“好、中、差”分為不同的階段,然后依據這種階段,給予不同階段的學生以不同的教育資源。而因材施教則是依據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發(fā)展?jié)撃,采用適宜的教育方法。分階段教育同因材施教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教育觀念的不同。分階段教育背后的教育觀是,學生有才能高低之分,因而給予學生的教育機會要按照才能的高低來分配。因材施教背后的教育觀是,學生的個性發(fā)展?jié)撃懿煌,因而要給不同個性發(fā)展?jié)撃艿膶W生提供最有利于其發(fā)展的教育機會。
(二)教育公正與中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辯證統(tǒng)一
在教育活動中。不因性別、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學生個人身心發(fā)展情況而歧視一些學生,給所有中學生提供同樣的教育機會,這是教育公正的要求。
五、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師生關系的含義及功能
1.師生關系的概念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tài)度等。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過程中人與人關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
2.師生關系的功畿
(1)教育功能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結成的相互關系,其本身就孕育著一種教育任務。
(2)激勵功能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師生雙方都會產生重要的激勵作用。對于教師而言,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使教師感受到教育教學過程的愉快和自身從事工作的價值,從而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增強教師的責任心,激勵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3)社會功能
良好的師生關系傳遞著一種關懷、信任的心理氛圍,對于孩子們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學相長的催化劑;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
(二)師生關系的基本類型
師生關系可以分為放任型、專制型和民主型。
每一種師生關系都有其特征與不同的影響:放任型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無序、隨意和放縱。
專制型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命令、權威和疏遠。
民主型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開放、平等和互助。
因此,新課程理念倡導的師生關系應當為民主型師生關系模式。
(三)辯證統(tǒng)一的師生關系
1.教學上的授受關系
從教育內容的角度說,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學生主體地位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2.人格上的平等關系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真正的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與幫助的關系。
3.社會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系
師生關系從本質上講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的關系。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知識和智力上,而且體現在思想和人格上。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
1.尊師愛生
尊師愛生就是學生應當尊重教師,教師應當關愛學生,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關愛。
2.民主平等
師生在教育教學中還要講民主,這種民主不是表面上的你問我答,而是師生之間真正的對話關系。
3.教學相長
教學相長是教師與學生在一種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下的相互促進關系,是在尊師愛生、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兩者良好關系的進一步延伸和升華。
4.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心理上的相互包容,情感上的相互支持。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匯總|《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
各地教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及官方網站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匯總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