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寫作
(一)教育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1.材料的閱讀
閱讀材料是寫作的基礎。因此必須根據作文要求,有針對性地、認真地反復閱讀材料。閱讀時要通讀和細讀相結合。
通讀即快速掃閱全文,了解材料的題材、體裁、結構和邏輯關系,了解材料的主要內容、主要問題以及主要問題的類別和性質。
細讀是指在通讀的基礎上,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材料,把握材料的細節(jié),進一步明確材料的主要內容和主要事實,弄清主要問題形成的特殊原因和條件,把握其主要矛盾;挖掘隱含在材料中的深刻含義,歸納出可資論證的觀點。
2.概括主題的方法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就是用簡明的語言文字,準確地概括主要問題的內容、性質,闡明主要觀點和看法。具體到寫作上,則沒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而言,它類似于普通文體寫作概述主要問題,是建
立在對材料內容和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的基礎之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可能是多方面的,包含的意思可能是多層次的,反映的觀點可能差別很大。因此,分析和歸納問題時要有所側重,即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問題,搞清問題的針對性。
3.解決問題的方法
考生可根據給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及其類別,與自己收集的這一類別的社會問題進行比較和印證,認識該主要問題形成的普遍規(guī)律以及一般的解決方案,同時根據該主要問題形成的特殊原因和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一般性解決方案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提出方案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提出的方案就要針對問題產生的現實原因、條件和具體環(huán)節(jié),提出各種解決辦法,消除問題在各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產生的原因和條件,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提出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方案中可能有不完善的方面,因此要對方案反復論證評估,查找漏洞,不斷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使最終方案成為可選的最佳方案。
在表述解決方案時,要有一定的邏輯順序,要層次分明,前后照應,不能雜亂無章,更不能相互抵觸。
4.論述問題的方法
(1)立論
立論是寫作議論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即確定議論文的中心論點。立論必須立足于給定材料,從中挖掘出可供議論的中心論點。
在立論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倭⒄撘撓到逃F實,有針對性。教育寫作所給材料都是反映教育方面的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因此,考生要在立足于給定材料所反映問題的基礎上,廣泛聯系教育現實中相同性質的問題,從中引申歸納出自己的中心觀點。
、诹⒄撘_、鮮明、集中、深刻、新穎。立論正確是指論點必須是從給定材料中引申出來的、合乎社會普遍認同的觀點,能夠揭示問題的本質,符合客觀規(guī)律。立論鮮明是指論點要是非明確,立場堅定。立論集中是指議論文中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即論點要高度概括,能表明作者的主要看法和觀點。立論深刻是指論點見解有獨到之處,能發(fā)人所未發(fā),見人所未見。立論新穎是指論點新穎,能給人以新的啟迪。
(2)擬標題
標題是作者給文章所起的名字,或稱文題或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組成部分,是文章的眼睛,與文章的思想內容、題材、情調、色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好的標題往往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產生急于讀下去的強烈欲望;能幫助揭示主題,有助于讀者理解文意。
議論文中常見的標題的擬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標題直接點明主題。這種標題開門見山、一目了然,使讀者一看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跇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標題只說明文章涉及的內容和范圍,并不表明作者對這些問題的態(tài)度和觀點。
、蹣祟}運用設問、比喻或象征的手法。這類標題針對性強、引人注目,能啟發(fā)人思考。
、軜祟}引用語錄或詩句。這類標題的擬定一般引用革命導師、英雄人物的話或現成的詩句。
總之,標題的擬定方法有很多,但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必須保證擬定的標題要準確、醒目、精煉、新穎。
(3)結構安排
在解決了立論和標題后,就需要進行結構安排,對文章內部的觀點和材料進行合理安排,也就是確定議論文的結構。一般來說,議論文都有中心論點,它貫穿全文,統率若干論點和論據。寫議論文時,要對這些有全面的考慮,清楚的安排,使之有綱有目,科學化、條理化。一般采用以下結構:
①序論:概引材料,略作分析,提出論點
序論也叫引論,主要任務是把要議論的問題和闡述的中心論點介紹給讀者,使人們對文章所要闡明
的事物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序論寫在文章之首,是文章的開頭。
②本論:擺事實,講道理,進行正面論證或反駁
本論是文章的主體,是議論文分析問題的部分。它的任務是對文章的中心論點展開深入的分析,組織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或反駁謬論的錯誤。
本論的結構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A.并列式。即對所論述的中心分幾個方面來論證。
B.推進式。即對論點論述層次或反駁論點批駁層次形成一個層層深入、步步發(fā)展的“階梯式”的論證安排方式。
C.總式。即文章說理層次是先逐次展開論述,之后再綜合分析歸納中心論點。
D.總分式。即首先提出中心論點,再根據中心論點,或用幾個分論點,或用幾個論據分別闡述這個中心論點。
E.總分總式。即文章的說理層次是:先總提,后分述,最后總論。
③結論:聯系實際,引申論點,發(fā)出號召
結論是議論文解決問題的部分,是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后所做出的答案。結論應當使人讀后若有所思,深得啟迪。
結論的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A.綜合全篇,卒章顯志;
B.展示未來,鼓舞斗志;
C.提出問題,引起注意;
D.對癥下藥,提出辦法;
E.前后照應,首尾相連。
(二)教育常用文體寫作
1.教學計劃
(1)教學計劃的含義、目的和要求
教學計劃是教育者、教育單位及教育部門根據一定時期的政策方案、工作任務,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預先對某一時期、某一工作所做的安排和構想,并用書面文字表達出來的一種文體。
教學計劃的寫作目的是對未來時期內的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避免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便于檢查、總結和推動工作。每一位教師,都要制訂教學計劃。編寫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
、 要熟練掌握教育政策、法規(guī)和教育理論;
、 要深入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
、 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④ 要條理清楚,簡明扼要;
、 要利于實施,方便操作;
⑥ 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
(2)教學計劃的基本格式
①標題
教學計劃的標題,一般包括三個因素:計劃實施者、時限和計劃內容。如果計劃不成熟或者尚未正式討論通過,則可在標題后面或下面括號注明“草案”或“供討論用”字樣。
②正文
一般分為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具體措施和相應步驟等幾個部分。
A.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主要是指寫出制訂計劃的背景。如上級機關的方針、政策、指示,時代對該工作提出的任務和要求,過去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和存在的問題,制訂該計劃的某些看法和認識等。行文要簡明扼要。
B.總體目標
總體目標是指寫出該計劃實施的總目的,有提綱挈領的作用。要求制訂計劃者在計劃中體現出所預期的宏觀目標,表達精確,位置醒目。
C.具體措施和相應步驟
具體措施和相應步驟是指寫出為實現總體目標而做的工作安排。它是全文的重心,包括局部性的目標要求、工作項目、分工、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步驟等內容。措施和步驟的寫作,要求體現出主要工作和次要工作、重點措施和一般措施。重點的內容在行文中要予以突出,即具體措施的內容應得力、具體,實施步驟應切合實際,完成時限要留有余地、積極穩(wěn)妥。此外,還應注意工作安排要分工明確,職責分明。
(3)結尾
結尾要寫明制訂計劃的日期。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