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社會工作者《初級工作實務》知識點梳理匯總
一、老年社會工作
老年社會工作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yè)知識,以老年人及其相關人員和系統(tǒng)為工作對象,幫助老年人特別是處境困難的老年人,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會適應和福利。
二、老年人的特點:
1、生理的老化。
2、心理的老化。
3、社會的老化。
老年人的需要:
健康維護;經濟保障;就業(yè)休閑;社會參與;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
三、老年社會工作目標:
“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四、老年社會工作注意:
1.社會價值觀可能影響社會工作者的態(tài)度和行為;
2. 老年人社會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識與自我督導;反移情是老年社會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五、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1、身體健康方面的服務;包括健康服務和健康照顧有關的服務。前者是為老年人提供的與身心健康直接有關的治療、康復、預防等方面的服務;后是為老年人提供的與身心健康間接相關的生活照料、家務助理、出行協助、事務管理等服務。
2、認知與情緒問題;抑郁癥、癡呆癥、譫妄癥、焦慮癥,社工要幫助老年人改變情形,消除產生這些情緒問題的因素。同時社工也要致力于改變老人的認知,幫助老人適應情形,因為有些情形是無法改變的,最后還要看老人對待介入的態(tài)度,觀察老人是否有抵觸情緒。
3、精神問題的解決
精神上問題社工要圍繞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找到往事的意義;直面自己的局限;接受生活中是非的兩面。拓展個人愛和同情的圈子。
4、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
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工作包括老年伴侶工作,家庭體系工作(幫助家庭解除羈絆,把家庭動員起來;識別成功的家庭應對技能,并根據需要拓展新技能;幫助老人及其家人有沖突有需求排出先后秩序;為老年制訂一個行動方案,幫助家人治療舊傷,處理積怨),照顧人支持體系的工作(開辦照顧人支持小組;維系信照顧人,給他們提供情緒上的支持和具體建議,讓照顧事家效率更高,更有收獲),促進老年人與社會相融合方面
5、老年特殊問題的處理
虐待老人指的是惡意對待老人,在身體情感和心理上,性方面或經濟方面對老人構成虐待和剝削。介入措施保護老人免受經濟方面的剝奪;提供救助性服務;構建正式和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作政策方面的倡導和輿論呼吁,改變和調整環(huán)境。
喪親問題:
(1)提供情感支持
(2)代表爭取合理權益
(3)提供相關資訊
(4)做喪親輔導。
六、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1、老年個人家庭工作方法
2、老人小組工作方法
獨特之處:首先,注意老人身上的不便和知覺的限制;其次帶領自始至終扮演比較積極的角色;第三是節(jié)奏要比年輕人慢常用方法:
注意事項:尊重老人自決權、平衡小組和個人所負的責任,尊重保密權、干預小組動力
3、老年機構照顧
4、老年社區(qū)照顧
由服務導向型向需求導向型轉變,即基于服務對象的需求提供服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