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國社會救助法規(guī)與政策
第五節(jié) 城鄉(xiāng)特殊困難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規(guī)與政策
一、城鄉(xiāng)特殊困難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對象與教育救助工作的目標(重點)
※(一)對象
1、農(nóng)村五保未成年人;
2、城市“三無”未成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經(jīng)濟來源、無法定撫養(yǎng)義務人或雖由法定撫養(yǎng)義務人但撫養(yǎng)義務人無撫養(yǎng)能力的未成年人)
3、享低保的和農(nóng)村特困戶家庭中的未成年人;
4、當?shù)卣?guī)定的其他需要教育救助的對象。
※(二)工作目標
1、對五保未成年人、城市三無未成年人,基本實現(xiàn)普通中小學免費教育;
2、對享低保的和農(nóng)村特困戶未成年人,在義務教育階段基本實現(xiàn)“兩免一補”(免雜費、書本費,補助寄宿生活費),高中教育階段提供必要的學習和生活補助。
二、實施教育救助的程序
1、本人或監(jiān)護人提出;
2、村居委會調(diào)查核實;
3、鄉(xiāng)鎮(zhèn)街道審核;
4、縣級民政復核、審批。
三、教育救助的資源(民政和教育部門是教育救助的主管部門)
1、對福利機構收養(yǎng)的未成年人確保接受教育;
2、對低保特困戶的,有未成年子女的適當提高救助水平。
第六節(jié) 城鎮(zhèn)住房救助法規(guī)與政策
一、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方式與保障面積
※(一)保障方式(重點)
1、對象:領取低保的并且其住房面積符合規(guī)定的;
2、主管部門:各級建設(住房保障)部門
3、保障方式:
(1)貨幣補貼:發(fā)放住房補貼,由對象自行承租住房;
(2)實物配租:提供住房,按規(guī)定標準收取租金。
(二)保障面積
1、保障面積標準的確定應依據(jù):
(1)當?shù)仄骄》克?
(2)財政承受能力;
(3)困難家庭的人口數(shù)量和結構,以戶為單位。
2、面積
(1)采取貨幣補貼方式的:補貼額度按照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現(xiàn)住房面積與保障面積標準的差額、每平方米租賃住房補貼標準確定。
(2)采取實物配租的:配租面積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現(xiàn)住房面積與保障面積標準的差額。
(3)新建的廉租房面積控制在50平米以內(nèi)。
二、廉租房資金保障和房源
(一)資金來源:
1、年度財政預算;
2、全額的貸款風險保證金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
3、不低于 10%的土地出讓凈收益;
4、廉租房租金;
5、其他社會捐贈和籌集的資金;
6、中西部的國家財政補貼。
(二)住房來源:
1、政府新建;
2、收購的住房;
3、騰退的公有住房;
4、社會捐贈的住房;
5、其他渠道住房。
三、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的申請與審核程序
(一)申請廉租房的條件
1、申請家庭人均收入符合當?shù)亓庾》空叽_定的收入標準
2、申請家庭人均現(xiàn)在住房面積符合當?shù)亓庾》空叽_定的面積標準
3、申請家庭成員中至少有1人為當?shù)胤寝r(nóng)業(yè)常住戶口
4、申請家庭成員之間有法定的贍養(yǎng)、扶養(yǎng)或者撫養(yǎng)關系
5、符合當?shù)亓P住房政策規(guī)定的其他標準
(二)申請與審核
1、申請人為戶主,由其向戶口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受理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容,審核報送。
2、建設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3、民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4、公示期限為15日,審核不符合規(guī)定條件的需書面通知申請人,告知理由。
四、廉租房的保障與監(jiān)督管理
1、建設部門應主管廉租房事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檢查,建立檔案,隨時走訪低收入家庭人情況變動;
2、已享受廉租房的家庭要按年度據(jù)實報告家庭的變化情況。
※廉租房的退回:
(1)未如實申報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狀況的
(2)家庭人均收入連續(xù)1年以上超出當?shù)亓庾》空叽_定的收入標準的
(3)因家庭人口減少或住房面積增加,人均住房面積超出當?shù)亓庾》空叽_定的住房標準的
(4)擅自改變房屋用途的;
(5)將承租廉租住房轉借、轉租的
(6)連續(xù)6個月以上未在房內(nèi)居住的
(7)無正當理由累計6個月以上未交房租的;
五、廉住房申請人和管理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