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聯(lián)考考試的不斷逼近,復習工作的緊張推進,各位考生對于考試內(nèi)容的基本知識點應該已經(jīng)掌握的相對較好,但是如何在考場上展現(xiàn)所學,實現(xiàn)超常發(fā)揮,需要各位考生結合自身復習情況合理安排。古有田忌賽馬憑謀略取勝,那么在公務員行測考場上,巧排做題順序是各位考生要關注的考場“謀略”。
考場做題順序大原則:
先會后不會,每一種題型都有難題,遇到不會的先跳過,不要死磕,行測考試不是通過一道題上證明自己,而是憑最終總成績,保證80%的簡單題目都能做對,行測考試的分數(shù)也會非常高。
在行測考試這兩小時中,按照具體題型先后順序安排來說,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首先做較為簡單且能夠迅速使自己進入考試狀態(tài)的部分題目,例如:類比推理、資料分析等。
言語理解和邏輯判斷部分安排在整場考試中間做,并且中間加上字少的題型——圖形推理,避免大量閱讀帶來的考試疲憊感。
數(shù)量關系安排在常識之前,考試最后15分鐘會有時間提醒,在進行時間提醒之后是無法靜下心來解題的,數(shù)量關系部分解題需要極強的邏輯思維以及冷靜的做題狀態(tài),所以一定在時間提醒前抽出10分鐘左右解決相對簡單的題目。
常識判斷建議各位考生放在最后做,最后的15分鐘由于考場嘈雜,對考試狀態(tài)非常有影響,常識判斷的解題相對不需要非常安靜且冷靜的環(huán)境,所以放在最后做不會影響正確率。
整體推薦做題順序可以是:類比推理(每題30s)-邏輯判斷、定義判斷(必然性推理每題1.5min,可能性推理每題1min,定義判斷每題45s)-圖形推理(每題40s)-資料分析(7min每篇)-言語理解(每題40s)-數(shù)量關系(10分鐘做3-4題)-常識判斷。
細節(jié)性可以微調(diào),各位考生可以在考前變換做題順序進行多次模擬考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做題順序安排,讓“做題順序”為行測考試成績添磚加瓦,真正發(fā)揮實力, 實現(xiàn)夢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