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有題型多、題量大,時間緊的特點,因此速度和準確率成為了行測的兩條生命線,應該用最少的時間快速做完更多的題目。在這種情況下,合理安排做題順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考生們必須掌握的技巧。同時一個考生做題順序的安排也反映了他對行政職業(yè)能力的認知程度,也決定了他是否能在這項測驗中取得高分。考生吧公務員考試網建議各位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下面談到的原則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
一、掌握命題規(guī)律,分析自身優(yōu)勢
行測試題的命制已經趨于穩(wěn)定,主要包含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系、邏輯判斷和資料分析五大部分,從題目表現形式上看主要有文字、圖形、數字和表格四種基本形式。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邏輯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行測的每一部分都有具體的題型,各種題型也反映了人類對不同事物的不同認識能力,而人類認識事物的能力有一個自然的發(fā)展過程,認識工具也在不斷發(fā)展,從最開始的象形文字到文字的出現再到現代語言文明的演進,反映了人類認識事物能力的不斷深化和擴展。而考慮到每個人的智力模式、知識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的考生對數字特別敏感,有的邏輯推理能力很強,有的知識貯備比較豐富,還有的有很強的語言能力天賦。在沒有進行系統(tǒng)復習之前,試題難易是有個體差異的,這種個體差異產生了個體不同的答題順序安排。你屬于哪一類考生?你擅長的是哪部分?考生吧公務員考試網建議考生在備考期間充分了解行測考情,勤加練習真題,分析自身優(yōu)勢,選擇合適的做題順序。
二、統(tǒng)籌試題難易,合理安排順序
通過上面的分析,是按部就班、從頭至尾逐題做還是選擇性跳躍性地做題呢?下面考生吧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提兩個建議:
1、先“易”后難原則。什么是簡單的題目呢?簡單的題目不是說他在形式上有多簡單,指的是自己擅長的部分。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備考期間明確自身擅長部分的先后順序,在模擬考試期間就將這種做題順序固定下來,形成一種習慣,當然這種做題順序安排,需要考生較強的心理素質,在第一時間就能夠將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樣開始做自己擅長的部分會得心應手,正確率也會很高,所以在備考期間,考生要多參加模擬訓練,找到考場上的感覺。
2、先“圖形”再“文字”原則。正如人類認識事物是從圖形到文字再到語言一樣,我們對試題的敏感度和反映速度也是先圖形后文字再語言,同時考慮題閱讀時間和題目難度,結合考場具體情況,以符合命題規(guī)律的原則安排答題順序,所以合理的答題順序應該是圖形推理、數字推理、類比推理(事件排序)、數學運算、資料分析、選詞填空、片段閱讀(文章閱讀)、邏輯判斷、定義判斷、常識判斷。當然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答題順序中進行個別調整,但圖形推理和數字推理必須放到最開始做,因為剛進入考場時思維是最活躍的,但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把這兩部分試題先做完是符合命題和思維規(guī)律并切實可行的。
最后,考生吧公務員考試網提醒考生,選擇科學合理、適合自身的做題順序很有必要,這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技巧,掌握了這種技巧將在行測考試中游刃有余,從而為筆試成績增添羽翼。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沖刺搶分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