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積累,很多考生覺得是一件虛無縹緲的事情,更有人覺得理解就好,為什么要記憶呢。考試吧總結(jié)出學習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知識的積累、知識的遷移和知識的應用。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參考就是能夠隨意運用的知識的積累量,知識積累是知識的遷移的基礎,是知識應用的本錢,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充分的知識積累,就不可能有知識的順利遷移,也就談不上很好地應用。
那么在我們的行測備考中如何有效地積累呢?這里先不談常識,只談一談對于行測基礎知識點的復習積累問題。備考中,經(jīng)常會有考生問考試吧老師這樣的問題:老師,為什么我做了大量的習題還是沒有提高?為什么聽課和不聽課的答題效果是一樣的?
我從不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只是讓他們先把最近做過的一套題拿出來,然后隨便指出一個題目讓他們講一講,看看能不能講明白。結(jié)果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都說不明白。原因很簡單,他們只是憑感覺去做題,但是不能準確的對應理論知識點。即使看出某個知識點,也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該知識點所涉及的具體內(nèi)容。
考試吧老師和普通學員最大的區(qū)別是我們每天都在講解,所以我們對于知識點的熟練程度是無與倫比的,我們讀完題幾乎立刻就能知道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然后利用這些知識進行解題。聽起來挺容易,但是這里面有兩個重要的問題:其一,我們必須對每個知識點有清晰的了解,對于這些知識的反應幾乎可以達到本能;其二,對題目涉及的知識點有精確的定位。這兩點缺一不可。后者是技巧性的,除了我們給大家總結(jié)的技巧,還要靠多做題目去培養(yǎng)敏感性。但是第一點非下苦工不可。最簡單的檢驗方法就是打開講義的目錄,如果你能看見一個章節(jié)就毫不猶豫地說出該章節(jié)涉及的知識點,并能有一個細致的講解,那么你就練成了!
如果你已經(jīng)認識到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那么以下幾點你更要注意:
1. 必須注重記憶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記憶是無效的記憶。
2. 必須進行及時的鞏固。所謂的“過目不忘”是不可能的,記憶的最常見特征是它的速忘性。因此,記憶之后要有計劃地、反復地進行鞏固,特別是記憶的當天或第二天要進行強化記憶。
3. 必須善于總結(jié)與思考。死記硬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知識積累量,但不一定能提高知識的質(zhì),也不一定會完全運用。通過總結(jié)或進行積極的思考,可以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希望大家能把精力放在正確的地方,把努力放在正確的方向,認真地復習,更好地記憶,最終考出好成績!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