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題量穩(wěn)定,考試更貼近實際生活
資料分析題量基本保持穩(wěn)定,其中天津題量增加5道題,題目順序仍然在第五部分;整體計算難度下降,選項間隔大,同時復雜的計算減少,考查知識點分布均勻,更趨近于國考的命題標準。材料的選取增強了實用性,更加貼近生活,考試整體更加專業(yè)。
1、增強實用性,更貼近生活
資料分析材料延續(xù)多樣化,包括文化生活、交通運輸、醫(yī)療報銷等,問題更加貼近生活,增強實用性。
【材料】
【題目】118.某職工2008年就醫(yī)4次,平均每次產(chǎn)生費用2400元,每次均享受與當年全國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平均實際報銷比例相當?shù)幕踞t(yī)療保險待遇,則他當年自己實際支付的醫(yī)療費用約為多少錢?
A.3406元 B.3814元
C.5193元 D.5785元
【中公答案】B。解析:2400×4×(1-60.27%)≈9600×0.4=3840,選擇最接近的B。
2、計算量減少,思維難度增加
計算量減少,思維難度增加,更加注重對題干的分析以及對材料中數(shù)據(jù)關(guān)系的理解。
【題目】109.下列哪項與受訪者中不讀書人數(shù)比例最接近?
A.61歲及以上受訪者中每天讀書1小時以下者的比例
B.41-60歲受訪者中每年讀書1-6本者的比例
C.12-20歲受訪者中每天讀書1-2小時的比例
D.21-40歲受訪者中每年讀書7-12本者的比例
【中公答案】A。解析:材料中貌似沒有提到“不讀書人”這個概念,但是仔細分析,材料中讀0本書即為不讀書人的統(tǒng)計,比例為1-42.8%-10.8%-10.5%=35.9%,與61歲及以上受訪者中每天讀書1小時以下者的比例35.4%是最為接近的。
五、常識判斷時政炙手可熱,文法考察廣泛
今年的常識題目,從題量上看,較去年沒有太多變化,也是考察20題左右; 分別是:時政:2道題,法律:4道題,地理:4道題,歷史:2道題,哲學:1道題,文學:2道題,科技:2道題,生活常識:3道題,從考察的范圍來看本次的常識判斷部分考查的知識面比較廣,綜合性強。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知識點,并且能夠?qū)χR點進行綜合的判斷和分析。
考察特點:往往是歷史、人文或者是哲學、歷史綜合進行考查。比如說第10題:“在人與自然的認識上,與西方“認識你自己”這一著名哲學思考接近同一時期的東方思想是:”這一題不僅需要考生掌握基本的哲學知識,并且需要對著名觀點相對應(yīng)的歷史時期有所了解。所以題目相對較難。
再如11題:“文學名篇有時會涉及到一些當?shù)氐奶厣窬。以下對?yīng)錯誤的是:( )
、訇愔覍崱栋茁乖贰G洞 ②林語堂—《邊城》—吊腳樓
③阿來—《塵埃落定》—騎樓 ④老舍—《四世同堂》—四合院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中公答案】D。解析:《邊城》是沈從文小說的代表作,②作者對應(yīng)錯誤!秹m埃落定》講述的是康巴藏族的故事,而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筑,在兩廣、福建、海南等地曾經(jīng)是城鎮(zhèn)的主要建筑形式。所以③錯誤。
本題既需要考生了解基本的文學常識,掌握著作相對應(yīng)的作者,還需要對著作的主要內(nèi)容有所了解,明確著作的寫作背景。同時還考查了地理常識。所以題目還是有一定難度。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專家第一時間為大家總結(jié)的,本年度政法干警行測試題的五大特點?偟膩碚f本年度政法干警行測考試可以說是一次“求同存異”的考試。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