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數(shù)學運算
數(shù)學運算是公務員考試的必考題型,觀察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其他省市的考試,這一部分的題量均有所增加。在即將到來的4.月24日的公務員考試中,數(shù)學運算的題目仍將是考查的重點內容。以下中公教育專家將介紹一些數(shù)學運算中常出現(xiàn)的易錯誤區(qū),以提點考生。
誤區(qū)一:分辨錯題目類型
總體來看,公務員考試中考查的數(shù)學運算題目都不難,其考查的知識以中小學知識為主,但是命題人在命題的時候往往會制造一些具體的情景讓考生難以分辨題目類型,進而在解題過程中對題目認識出現(xiàn)偏差。
例題:
某招聘會在人場前若干分鐘就開始排隊,每分鐘來的求職人數(shù)一樣多,從開始入場到等候人場的隊伍消失,同時開4個入口需30分鐘,同時開5個入口需20分鐘。如果同時打開6個入口,需多少分鐘?
A.8 B.10 C.12 D.15
【易錯點撥】這是一道“牛吃草”問題,與以往考查的方式不同,命題人在出題時結合了我們日常常見的情景。在解這道題目時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草”,什么是“!薄
設每個入口每分鐘入場的人數(shù)為1個單位,根據(jù)題目條件,可利用“牛吃草”的核心公式,求得每分鐘新增排隊的人數(shù)為(30×4×1-20×5×1)÷(30-20)=2;入場前已排隊等候的人數(shù)為30×4×1-30×2=60。如果同時打開6個入口,從開始入場到隊伍消失時,需要60÷(6×1-2)=15分鐘。
除了牛吃草問題之外,在抽屜問題、容斥問題、植樹問題和排列組合問題中也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多加注意。
除排列組合問題之外,在植樹問題(判斷是兩端植樹、一端植樹還是兩端都不植樹)、方陣問題(實心方陣還是空心方陣)、行程問題(追及問題、相遇問題還是流水問題等)以及盈虧問題也需要做進一步判定,以確定其使用公式和原理。
三、資料分析
與數(shù)學運算一樣,資料分析題在各類公務員考試中也占著及其重要的位置,以下中公教育專家將給大家介紹一些在資料分析題目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而又容易出錯的易錯誤區(qū)。
誤區(qū)一:時間易錯
在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部分,幾乎每個資料都有時間,因此很多命題人在出題時,抓住這一點制造一些“陷阱”。
例題:
國家統(tǒng)計局對全國31個省(區(qū)、市)6.8萬個農村住戶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5年上半年農民現(xiàn)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2004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 )。
A.12.5% B.13.1% C.14.1% D.10.9%
【易錯點撥】注意時間點,題干所問的是“2004年上半年”,而材料中所給的是2005年上半年。
因為2005年的實際增率長比2004年高,那么2004年肯定要低于12.5%,選項中只有D符合條件,所以可以直接選擇D。
如果看錯,極有可能直接選A。
上題的易錯點在時間點上,除此之外,命題人還會抓住時間間隔進行考查,經常出現(xiàn)在諸如年均增長量與年均增長率,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要注意看清題干。
除此之外,;煜母拍钸有增長率和增長量、年均增長速度和同比增長速度等,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區(qū)分。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