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考情分析及備考攻略
對比近三年的真題,我們發(fā)現(xiàn)云南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型呈現(xiàn)出多變的特點。以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為例,其變化表現(xiàn)為由08年的閱讀理解(片段+文章)到09年的選詞填空+語句表達+閱讀理解(文章)再到10年(聯(lián)考)的選詞填空+閱讀理解(片段)。從整體來看,試題考查內容難易布局比較合理,所涉知識點覆蓋比較廣,在注重對基礎知識考查的基礎上,兼顧考查考生的個人能力。
通過對近年真題的分析,可以看出云南公務員考試內容日趨專業(yè)而規(guī)范,試題的總體形式在向國考靠攏,考點范圍不斷擴大,對應試者綜合能力要求逐漸增高。盡管如此,云南公務員考試的試題難度并沒有因此加大,只要掌握其中變化,還是可以從容應對的。中公專家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為考生制定了如下幾步備考策略,希望能起到破磚引玉的作用。
一、構建公公務員考試必需的知識網(wǎng)絡
知識涉及一個人知道什么,它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所得到的。知識是指一個人對事實、理論、系統(tǒng)、慣例、原則和其他一些與工作有關的信息的理解,既包括感性知識,也包括理性知識。 由于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擁有的知識也不同。
公務員考查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部分,涉及較多知識點,任誰都很難全部完全掌握。因此中公專家建議廣大考生朋友要選一本知識包含全面,并對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歸納的教材,系統(tǒng)學習,建立公務員行測測試所必須的知識網(wǎng)絡。
二、掌握各個題型的解題技巧
從近年真題來看,云南公務員考試題量為130道題左右,時限為120分鐘,可以說時間緊、題量大。很多考生都反映題答不完,這是因為考生缺乏有效地解題方法,因此掌握各種題目的解題技巧十分重要。
例如:云南真題
2000~2008年,全國民政事業(yè)基本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總額為多少億元?
A.299.5 B.307.1
C.324.2 D.340.4
【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2001年全國民政事業(yè)基本建設完成投資額為30.8億元,年增長率為24.7%,則2000年全國民政事業(yè)基本建設完成投資額為30.8÷(1+24.7%)≈30.8÷1.25=30.8×(4/5)≈24.7億元,故2000~2008年全國民政事業(yè)基本建設完成投資投資額總額為24.7+30.8+30.1+30.0+29.2+31.6+33.5+47.7+66.6。
觀察四個選項位數(shù)個不相同,利用尾數(shù)法,0.7+0.8+0.1+0.2+0.6+0.5+0.7+0.6=4.2,選C。
這類問題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確定答案,但是如果能靈活運用解題技巧來處理題目中的數(shù)據(jù),則可以快速確定正確選項。
三、做真題、查不足
真題是公務員備考不可缺少的復習資料,是公務員考生的風向標,尤其是近三年的考試真題。雖然題目重復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通過仔細揣摩真題,考生能夠對出題人的出題思路、題目的難度系數(shù)等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例如在數(shù)學運算部分,行程問題、計算問題、幾何問題、工程問題出現(xiàn)頻率較高,考生就要與于重視。故歷年真題是每個考生必備資料,通過做真題,活用真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
四、定時定量模擬
根據(jù)以往的經驗,一些考生在平時的復習備考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行測試題難度不大,以為幾乎大部分經典題型涉及的知識點都已經盡在掌握,但真正上了考場就會發(fā)現(xiàn)在當時的時間壓力與精神壓力之下,原本認為“容易”的題目也沒想象中的那么快就能“搞定”,最終的成績也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很多考生忽略了平時練習與真正考試的環(huán)境區(qū)別。因此中公專家建議考生多做練習,時間設置嚴格按照考試的標準來,這樣才能培養(yǎng)并適應考場的感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而對于在職備考的考生,也許很難能夠抽出120分鐘時間做一整套的行測試題,建議這類考生可以將模擬測驗分專項進行,每個部分在試卷上也都有參考的時間,盡量避免盲目、隨心情地做題。
五、綜合利用資源
古人云“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根據(jù)以往部分考生的反饋,行測的學習時間久了會感覺枯燥,建議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找考友、伙伴一起學習,彼此可以交流切磋,互補短長。另外收藏幾個網(wǎng)絡上有價值的公務員考試論壇,很多熱心的網(wǎng)友會把各類解題技巧做分類總結,并且經常會有重點難點問題的討論,考生應當注意這方面信息的收集與利用,多利用外界有利條件促使自己學習進步。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