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期待已久的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公布,這標志著國考已經(jīng)進入沖刺階段,為了使考生對大綱有更加明確的了解,光華教育為考生做詳細、深度的解讀。
與2010年的國考大綱相比,五大模塊的順序保持不變,考查內容和重點略有不同,尤其是言語理解與表達和常識判斷部分。具體來說,如下所示: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年份 | 順序 | 大綱 |
2011 | 1 |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jù)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jù)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
2010 | 1 |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jù)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jù)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
大綱解讀:與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相比,2011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對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介紹更加準確、規(guī)范。2010年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出現(xiàn)了新題型——邏輯填空,雖說是新題型,但在《2010年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公共科目考試大綱》中已提到了此題型,并給出了具體介紹,即側重考查考生正確判斷句子前后邏輯關系、理解語句內涵、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該題型與之前所謂的選詞填空題型很相似,但不排除其中有些題目可能會更側重于對語句的邏輯性的考查。
通過以上對大綱的解讀,光華公考專家認為: 2011年的大綱還給出了語句表達這一題型,這一題型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已多年未出現(xiàn),是否將在2011年的考試中再度出現(xiàn),值得考生注意,并可在備考時,有針對性地對此類題型進行復習。2011年大綱中給出的例題,為一道文段閱讀的例題,并未提及選詞填空例題。這說明文段閱讀依然是言語理解與表達考查的重點。從給出的例題題型與難度來看,概括類題型可能依然為考查的重點。
(二)數(shù)量關系
年份 | 順序 | 大綱 |
2011 | 2 | 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shù)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shù)據(jù)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shù)字推理、數(shù)學運算等。 |
2010 | 2 | 數(shù)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shù)量關系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shù)字和數(shù)據(jù)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 |
大綱解讀:該部分的大綱表述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只是把測查內容中的“解決數(shù)量關系問題的技能”改成了“解決數(shù)量關系問題的能力”,僅一詞之差。另外,大綱在對數(shù)學運算進行題型介紹時,將“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改成了“準確迅速地計算或推出結果”,增加了“推出”一詞。
通過以上對大綱的解讀,光華公考專家認為:數(shù)字推理部分仍將以對數(shù)列形式的考查為主,多級等差數(shù)列和多次方數(shù)列變式、反約分技巧和遞推規(guī)律的考查仍然是重點;數(shù)學運算部分在延續(xù)以往命題風格和難度的同時,將會加大對技巧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力度,因此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應該加大對選項&特殊值帶入、估算以及“秒殺”技巧掌握的熟練程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