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句排序是行測言語里的一種常考題型,一般是給出5到6句話,按照正確的順序重新排列。很多考生對這類題有些發(fā)怵,覺得很難。其實,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是可以快速解決這類題型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解語句排序題的一些技巧。
一、抓邏輯起點
邏輯起點即段首句,其往往起到總領全文或引出話題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做題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句子明顯不適合作為首句,可以根據(jù)首句去排除錯誤選項。具體來說,以下幾種句子一般不放在段首。
1.指代詞或人稱代詞開頭的句子一般不作首句,如這些、那些、他們、他等。
2.成對關聯(lián)詞,后者開頭的句子不作首句,如雖然…但是…,“但是”開頭的句子。
3.含總結性詞的句子一般不作首句,如可見、總之、綜上所述等。
4.具體分析、描述的句子不作首句,如分析原因、影響等。
有些題目通過觀察首句,可以排除錯誤選項,直接選出正確答案。有些題目即使不能直接選出,也通過排除,提高了我們選出正確選項的可能性。以下面這道題為例來說明。
例:①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經(jīng)證明這些帝國都是曇花一現(xiàn)
②這些民族在歷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圻@種壓力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地區(qū)歷史的發(fā)展
、苁澜缟系挠文撩褡宕蠖忌⒃跉W亞大草原上
⑤他們的歷史重要性在于他們向東,向西流動時,對中國、波斯,印度和歐洲所產(chǎn)生的壓力
、匏麄兊臍v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們所建立的帝國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 D.③⑥⑤①②④
答案【C】。解析:先觀察首句,有①③④,①中有個指代詞“這些帝國”,其前面應該有指代的內容,不適合作首句,排除A、B。③中有個指代詞“這種壓力”,其前面應該也有指代的內容,也不適合作首句,排除D,故答案選C。
除了抓邏輯起點外,我們常用的方法還有抓關鍵詞,合并同類語句。這兩種方法往往結合在一塊用,因為更多時候我們只憑邏輯起點還無法選出正確答案,需要借助關鍵詞。
二、抓關鍵詞,合并同類語句
1.關聯(lián)詞,如不但…而且…、因為…所以…
2.指代詞,如這、那、其等
3.總結詞,如總之、綜上所述等
4.重復詞,如……A,A……
5.順序詞,如唐宋元明清等
當出現(xiàn)關聯(lián)詞時,“不但”與“而且”往往合并在一塊,“而且”在“不但”的后面;當出現(xiàn)指代詞時,指代詞所在的句子與其指代的內容合并在一塊;當出現(xiàn)總結性詞時,其總結的內容與總結詞所在的句子合并在一塊;當出現(xiàn)順序詞時,按照從前到后或從后到前的時間順序排列。以下面這道題為例說明。
例:①甲午戰(zhàn)爭前后共舉辦15年,有七期畢業(yè)生
、谧钤缗d辦的新式軍事教育機構是1885年李鴻章于天津設立的武備學堂
、蹞(jù)史載,最早裝備西洋新式武器的大規(guī)模部隊是太平天國末期的淮軍
、艿麄兒髞沓蔀樵绖P編練新軍的主要干部,也構成后來北洋系軍閥的骨干
、菰搶W堂的設立本是中法戰(zhàn)爭的結果之一,目的是培養(yǎng)下級軍士和軍官
、奁洚厴I(yè)生在當時處于低位,在甲午等戰(zhàn)事中發(fā)揮作用甚小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⑤⑥④③ B.③②⑤①⑥④
C.②③⑥①⑤④ D.③②⑥①④⑤
答案【B】。解析:先觀察首句,有②和③,作為首句都可以,不好排除;看關鍵詞,⑤中有指代詞“該學堂”,其指代的是②中的“武備學堂”, ②⑤合并在一塊,故答案選B。也可以從⑥句考慮,⑥中的“其畢業(yè)生”指代的是①中的“七期畢業(yè)生”, ①⑥合并在一塊,故答案選B。
相信大家通過上述例題會發(fā)現(xiàn),在做語句排序題時,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往往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鎖定答案。做任何題目也是一樣的,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多解對題,要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掌握解題方法技巧是取勝之道。
相關推薦:
2019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復雜數(shù)量問題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