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行測中,基本上每年都有行程問題以及工程問題的題目,但是有的時候對于行程問題或工程問題的題目,我們無法做到一分鐘一道題的速度,尤其是一些復雜的題目,今天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將帶大家來學習一種快速解決行程問題和工程問題的思想——比例思想。
在行程問題中,貫穿整個行程問題的公式:路程(s)=速度(v)×時間(t),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s=vt中,存在著正反比的關系:
1. 當s一定時,v和t成反比;
2. 當v一定時,s和 t成正比;
3. 當t一定時,s和v成正比。
【例1】某部隊從駐地乘車趕往訓練基地,如果將車速提高1/9,就可比預定的時間提前20分鐘趕到;如果將車速提高1/3,可比預定的時間提前多少分鐘到?
A.30 B.40 C.50 D.60
【答案】C
【解析】由“車速提高1/9”可得,v1:v0=10:9,且從駐地趕往訓練基地的路程是一定的,所以v和t成反比關系,因此,t1:t0=9:10,t1比t0少花一份時間,對應提前20分鐘到達,所以按照原來的速度走完全程需要花t0=10×20=200分鐘;由“車速提高1/3”可得,v2:v0=4:3,且從駐地趕往訓練基地的路程是一定的,所以v和t成反比關系,因此,t2:t0=3:4,由于t0=200分鐘,所以4份時間對應200分鐘,即1份對應50分鐘,t2比t0少花1份時間,所以可比預定的時間提前50分鐘到。因此,答案選C。
【例2】某植樹隊計劃種植一批行道樹,若每天多種25%可提前9天完工,若種植4000棵樹之后每天多種1/3可提前5天完工,問:共有多少棵樹?
A.3600 B.7200 C.9000 D.6000
【答案】B
【解析】此題是工程問題,在工程問題中,存在公式:工作總量(W)=工作效率(P)×工作時間(t),在w=pt中,也存在著正反比的關系:
1.當w一定時,p和t成反比;
2.當p一定時,w和 t成正比;
3.當t一定時,w和p成正比。
在此題中,由“每天多種25%”,可得,p1:p0=5:4,且種植的行道樹的數(shù)量一定,所以p和t成反比,所以t1:t0=4:5,t1比t0少花1份時間,對應提前9天完工,所以t0=9×5=45天。由“每天多種1/3”可得,p2:p0=4:3,且除4000棵以外的行道樹的數(shù)量是一定的,所以剩下一部分t2:t0’=3:4,t2比t0少花一份時間,最終提前5天完工,所以一份對應5天,除4000棵樹以外的部分按照原來的效率需要花4×5=20天。因此4000棵樹按照原效率需要話45-20=25天,所以原效率p0=4000÷25=160,則共有160×45=7200棵樹。因此,答案選B。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建議大家在遇到行程問題或者工程問題時可以嘗試使用比例思想來解題。在s=vt中,當s一定時,v和t成反比;當v一定時,s和 t成正比;當t一定時,s和v成正比。在w=pt中,當w一定時,p和t成反比;當p一定時,w和 t成正比;當t一定時,w和p成正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