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數量關系,大多數考生都會有恐懼心理,認為數量關系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中最不好應付的一關,“備考中不知如何復習,考試中不知如何下手”是大多數考生的體會。
專家在十余載公考數量關系研究的基礎上,從歷年考試數量關系的基本情況、特點、變化趨勢等方面入手,細致分析,歸納總結,幫助考生了解數量關系考查特點,給予廣大考生的復習備考以專業(yè)的幫助與指導。
數量關系包括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兩部分,2011-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關于數量關系部分的題型題量分析如下:
通過對2011—2013年國家行測數量關系部分題型分析,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特點一:自2011年起,不再出現數字推理題
隨著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的競爭不斷激烈,命題者為了能夠利用有限的考試題目最大程度的測試出考生的能力水平,對于區(qū)分度不高的數字推理題,可能會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替換成其他類型試題。
特點二:數學運算部分考查的題型、難度穩(wěn)定
2010年,數學運算部分難度達到頂峰,測查重點明顯轉移到應試者的數學思維能力;但自2011年起,該部分都在前一年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調整,總體難度與2010年相比稍有下降,但題目的技巧性更強,更加強調應試者對各種解題方法的熟練掌握,以及對各種問題進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基本上考查范圍鎖定在上表中的整數特性、排列組合問題、幾何問題、行程問題、和差倍比問題、容斥問題等幾大題型,其余題型每年最多出現一兩道。
特點三:命題人保持了對題型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得這些古典的題型新意迭出。
以常見的行程問題為例,2011年考查的是相對復雜的多次相遇問題,需要應試者對全程的情境有整體而細致的把握;到了2012年,兩道行程問題沒有復雜的方程計算,也沒有過多的復雜過程,只需要考生利用最基礎的公式及等量關系,找出題目規(guī)律,依次類推,即可得到答案;2013年,行程問題考查方式與 2012年相似,但又更強調對考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