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5 頁:數量關系 |
第 7 頁:數字推理 |
第 9 頁:圖形推理 |
第 10 頁:定義判斷 |
第 11 頁:類比推理 |
第 12 頁:邏輯判斷 |
第 14 頁:文字資料分析 |
第 18 頁:常識判斷 |
136某女士購買了一條電視廣告中推介的純金項鏈,可沒戴多久項鏈上的顏色全掉了,原來是一條鍍金項鏈。該女士要求廠家退貨,遭到拒絕。廠家( )。
A. 違背了誠實信用和平等原則
B. 違背了公平交易和自愿原則
C. 侵犯了該女士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D. 侵犯了該女士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參考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消費者權利。以假代真,要求廠家退貨,遭到拒絕,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故選D。
137下列不屬于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的是( )。
A. 稅收
B. 利率
C. 存款準備金
D. 公開市場業(yè)務
參考答案:A
解析:現階段,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道義勸告和窗口指導等,A項不屬于貨幣政策工具。故選A。
138《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
材料描繪的最有可能是哪個時期人們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 )。
A. 漢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參考答案:C
解析:引文出自《東京夢華錄》,北宋建立后將開封改名為東京,作為都城?梢,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東京中秋之夜的繁華和賞月習俗。故選C。
139在工業(yè)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的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將逐漸減少。面對這一趨勢,企業(yè)應該( )。
A. 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完善失業(yè)保險制度
B. 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yè)競爭力
C. 與員工協商薪酬,不斷提高勞動者待遇
D. 完善就業(yè)機制,加強員工職業(yè)技能培訓
參考答案:D
解析: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步轉移,逐漸減少”是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在工業(yè)化過程中,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的逐步轉移,這部分勞動力就會不斷進入企業(yè)工作。企業(yè)要想更好地利用這部分勞動力使自己的企業(yè)做大、做強,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這部分職員進行職業(yè)技能培訓,以保證這部分人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企業(yè)。故選D。
140下列有關醫(yī)藥常識不正確的是( )。
A. 脾臟是人體的消化器官之一
B. 腮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
C. 河豚的毒素在其內臟中含量最高
D. 很多礦物質可以作為中藥材使用
參考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生物常識。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周圍淋巴樣器官,其實質由紅髓和白髓構成,具有造血和血液過濾功能,也是淋巴細胞遷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后發(fā)生免疫應答、產生免疫效應分子的重要 場所。故選A。
141下列行為中,構成使用假幣罪的是( )。
A. 甲用總面額l萬元的假幣參加賭博
B. 甲是某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用假幣換取真幣
C. 甲在與乙簽訂經濟合同時,為顯示自己的經濟實力,將總面額20萬元的假幣冒充真幣出示給乙看
D. 甲用總面額10萬元的假幣換取乙1萬元的真幣
參考答案:A
解析:《關于經濟案件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第十九條規(guī)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的,應予追訴”,A項中的甲用假幣作賭資進行非法活動,數額達到一萬,超過了總面額四千元的起點,構成了使用假幣罪,可給予追訴。故選A。
142下列關于稅收說法正確的是( )。
A. 稅收是國家行為,由審判機關代為征收
B. 稅收具有自愿性,交多少由公民自行決定
C. 一切稅收都是由國家法律來規(guī)定的,只要國家未修改稅法,稅收應該是固定的
D. 稅收具有強制性、有償性、固定性特點
參考答案:C
解析:稅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guī)定的標準征收的,即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計價辦法和期限等,都是稅收法令預先規(guī)定了的,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試用期間,是一種固定的連續(xù)收入。故選C。
143西漢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崩碚摚髞沓蔀橹袊饨ㄉ鐣镜摹暗赖聹蕜t”。從根本上看,這是因為它( )。
A. 是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反映
B. 反映了勞動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C. 適應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
D. 以人為本,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秩序
參考答案:C
解析:“三綱五常”,宣傳忠孝思想,嚴格等級秩序,規(guī)范了封建統治的各種關系,有利于封建統治階 級控制人們的思想,是防止人民“犯上作亂”的思想武器,從根本上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故選C。
144某報在一篇新聞報道中披露了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致使甲備受同學的嘲諷和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殘左手無名指,從而給甲的學習和生活造成重大影響。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guī)定,對該報的行為應認定為( )。
A. 如實報道,不構成侵權
B. 侵害了甲的名譽權
C. 侵害了甲的姓名權
D. 侵害了甲的身體權
參考答案:B
解析:《民法通則》規(guī)定,我國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名譽侵權的方式主要有: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隱私等。本題中,該報在新聞報道中披露甲為私生子,使甲不愿意被人知道的隱私被泄露,因此,該報的行為侵害了甲的名譽權。故選B。
145奠定中美兩國關系政治基礎的3個聯合公報分別是: __________ 的上海公報, __________ 的建交公報以及 __________ 兩國政府就分步驟直到最后徹底解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的聯合公報。
( )
A. 1972年1979年1982年
B. 1973年1978年1982年
C. 1973年1979年1982年
D. 1972年1978年1982年
參考答案:A
解析:中關三個聯合公報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簽訂的《中華中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中關建交公報》)和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 合公報》(《八一七公報》)。故選A。